第三百五十二章 幸運躲在黴運裡[第1頁/共4頁]
狄青此行,不在知彼,而是知己也。
“其二,我軍之真假。既然我軍兵力,並不占有絕對的上風,那麼就要讓敵軍冇法看清我們的真假。在正式建議打擊前,讓仇敵冇法肯定,我們到底要進犯哪一座城池。等候底牌發表,戰局已定。此謂真假也。”
盟軍的五萬鐵騎,在全部肇慶郡北方巡查。是以,要想進犯天霜縣,就必須先處理巡查的五萬鐵騎,不然輕易被前後夾攻。
即便如此,也冇有一人出言反對。
“敵軍三城,成掎角之勢,該如何破之?”
公然,諸將雖有小小的不平,倒是冇有出言辯駁。
諸將聞言,無不歎服。
狄青,字漢臣,麵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麵涅將軍”。其出身貧寒,勇而善謀,在宋夏戰役中,每戰披頭披髮,戴銅麵具,衝鋒陷陣,立下出色軍功。
諸將聞言,麵麵相覷,不知主帥是何意。按理來講,便是升帳議事,申明主帥心中已有計算,安插下去便是,何必扣問諸將的定見。
見營帳一片沉寂,狄青適時出言,遣將不如激將。
“自當集合兵力,攻其一城。”
毒手的,還是那五萬巡查的鐵騎。
出言辯駁的武將,倒是不敢真的猖獗。
據黑蛇衛體味到的環境,十二座城池已經結成戰時聯盟。凡是有一座城池遇襲,五萬鐵騎都能第一時候得悉,及時趕去聲援。
諸將當中,又以一人最為刺眼,他就是北宋名將狄青。
“善!”
五萬鐵騎的大營,設在天霜縣以北十五千米。
狄青伸部下壓,停歇帳內掌聲,接著說道:“真假二字,提及簡樸,履行不易。最關頭的,就是窺伺和摸索。是以,議事結束以後,還得派出更多的標兵,去刺探敵軍之真假。三城周邊,任何一地,都不能放過。”
“明日起,雄師兵分三路,對三城建議摸乾脆的進犯。敵軍不暴露馬腳,毫不退兵。凡是有不儘死力者,休怪不帥軍法無情。”
“如何,諸位無策嗎?”
二十二萬盟軍,已經在雲安縣集結結束。隨軍運抵的,另有大量的糧草和攻城東西。源源不竭的糧草,自天霜縣運至雲安縣。
領主們退下,狄青正式升帳議事。跟傳言一樣,狄青戴著青銅麵具,披頭披髮,端坐首位,不怒自威。
諸位領主深知,盟軍固然強大,卻也不是冇有隱患。最大的隱患,就是軍中士卒,來自數十個領地,如果冇有軍法束縛,就是一盤散沙。
全部肇慶郡北部,包含武隆縣在內,共十二座領地。每座城池的駐軍,都在一兩千擺佈,倒是不敷為慮。
“刷”的一下,狄青抽出腰間寶劍,劍光閃過,案台一角,回聲而落。一股凜然的氣勢,自狄青身上披收回來,共同青銅麵具,更加的駭人。
經狄青這麼一闡發,諸位將領對此戰,是信心倍增。
狄青點頭,道:“敵軍三城既成犄角,天然是相互照應。攻其一城,實則是牽一髮而動滿身。稍有不慎,便能夠被敵軍抓住馬腳,反將一軍。不要忘了,敵軍統帥,但是戰無不堪的白起。除此以外,就連兵仙韓信,都在對方陣中。這二位的統兵之能,不消本將贅述,諸位想必都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