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望族權後 - 第1164章 送還
翻页 夜间

第1164章 送還[第1頁/共3頁]

楊懷犀瞄了一眼奇桑額頭暴起的青筋,卻並未從這口氣裡聽出暴躁之氣,不由暗忖:成大事者,常常能忍凡人所不能忍,從這一點來看,突厥汗王的確不愧殿下敬讚之敵手。

楊懷犀已經見到了奇桑,並將勸降錶轉交,任務已經達成,自是不會再與奇桑多廢唇舌,禮辭道:“還請汗王遣兵,隨本使迎回雄河將軍,殿下亦知罷戰之事乾係嚴峻,定奪不易,故而願予汗王旬日時候,商討麾下部將,若汗王承諾罷戰,遣使修書向殿下申明便可,殿下切盼汗王能夠審時度勢,當機立斷。”

他退後數步,方回身拜彆,身後隻要兩員士勇仗劍跟從,但這一行三人卻並遭到禁止,固然脊背一向有若陰芒在刺,楊懷犀卻涓滴未曾露怯,直至將雄河順利“交代”,他在數十裡外駐守的前鋒軍圍護下,目送一百突厥衛擁戴著雄河遠去,他輕拈長鬚,隻覺胸中一片敞亮。

晉王必勝,治世有望!

楊懷犀毫無懼色,當然他也並不想再激憤奇桑,將這條性命斷送在突厥虎帳。

他雖號稱百萬部將,卻明白這隻是個誇大的數字,先期已經挫損二十萬,再加火線全軍淹冇,眼動手頭兵力最多另有五十萬,這此中一部分――天竺、大食盟軍並不會為突厥汗國的興衰出世入死,他們隻不過想順勢追求好處,而吐蕃部固然勇猛,吐蕃讚普還未就他斬殺部將的行動示明態度,吐蕃部多少存在躊躇與芥蒂,真正能稱精銳隻要二十萬。

以是奇桑必須封閉倒黴動靜,才氣持續占有人數上的上風,有望背水一戰,與賀燁決一高低。

突厥汗王的表情很暴躁。

因而他的態度便更加顯得謙恭:“殿下知聞,王妃祖母及父母雖被汗王所獲,卻並未苛待,現在毫髮無傷,非常感念汗王待之禮遇,所謂‘報以瓊瑤’,故殿下也不想難堪汗王,情願將雄河將軍送返,以示罷戰之誠。”

直到此時,不得誌的鬱懷以及曾經助紂為虐的悔愧彷彿方纔煙消雲散了,他瞭望著渭水湯湯,以及青巒起伏,秋陽的餘暉下這片壯闊的江山,楊懷犀向來冇有如現在普通堅信――

當初突厥占據長安,可冇答應諸多顯望遷離長安自投洛陽,眼下晉王又憑甚麼要把諸多俘虜交回突厥呢?

這的確就是獅子大開口,不過楊懷犀作為使者,當然也不至於出言挖苦,他淺笑道:“殿下亦曉得汗王對我大周諸多臣子禮敬有加,是以已經命令,不準坑殺俘虜,隻要貴國士勇甘心投效,我方亦會善待,此後若建功勞,該當論功行賞。”

一個雄河對大周而言毫無用處,不過將那幾萬虎狼之兵交還,豈不是強大突厥聲望?賀燁當然不會行動這等笨拙之事。

但他當然還是詔見了這員使者。

卻俄然有一使者,自稱乃晉王燁調派,前來勸降,而勸降的籌馬,便是突厥汗王一母同胞的弟弟阿史那雄河。

這就是說,送回阿史那雄河並不附加任何前提。

“本使不過敝主帳下記室,存亡無足輕重,隻不過擔當信使之令,而兩軍交兵不斬來使,汗王若正法本使,豈不受天下嘲笑臣民責鄙?常常為一時之怒而犯諱諱者,都乃愚狂之輩,本使聽敝主經常與諸位部將議及汗王,皆稱與汗王雖為敵對,確甚佩服汗王果有雄主之誌,足稱英豪,故本使信賴汗王必然不會犯愚狂之謬,損豪傑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