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總要抓一頭[第1頁/共2頁]
何人駐守,如何排布官員,樣樣叫人操碎了心。
偏生此中另有巨大的坑洞,總督、副官、大府的知府,這些位子都要有一番經曆的人才氣勝任,毫不是光靠等缺的宦海新人能彌補上的。
“那就欠著,彆處的不好欠,就欠著阿淵的。”聖上合上摺子,一錘定音。
至於皇太後心中是不是順氣了,那是另一碼事情。
摺子送進禦書房,聖上重新到尾看了,旁的都冇有提出貳言,一概準了,隻問起了戶部狀況。
“這些犒賞開支,國庫還能拿得出來?”聖上道。
而國公府,除了段保戚,另有成國公守鎮海關、斬殺東異王子的功績,再添上段保珊,隻要段家本身不犯渾,位子還是穩的。
不管內心如何恨惱孫睿,短時候內,聖上也不成能殺這個兒子泄憤。
孫睿都敢殺孫禛了,他餘下的那幾個兒子,誰曉得有冇有膽量弑父呢?
芝麻和西瓜,總要抓著一頭的。
這些光陰,除了戶部繁忙,吏部高低也冇有一個閒著的,南陵、蜀地走出了烽火,新的官員要走頓時任,吏部一道道文書往下送。
韓公公垂著頭,嘴上道:“三殿下說謹遵聖上的旨意,他必然好好閉門思過。”
三公敏捷互換了一個眼神。
可現在實在缺人,這位好歹是當過大府知府的,又在朝廷打擊東異時,火線共同調劑非常經心,功過相折,到成都府下簡州當個知州。
正如當時想撤南陵王廟享、又不得不與皇太後和宗親讓步時一樣,聖上就是這個脾氣。
聖上隻歇了兩日。
聖上問:“他聽了是個甚麼設法?”
他曉得皇太後是因何而病,既然殺孫睿有望,他那口氣過了,天然也要到皇太後跟前示個好,免得再被人說他不孝敬。
王琅的名字再一次被提及,叫京中百姓們好一陣感慨。
兵部亦是一樣,幾處駐軍調派,都需求兼顧考量,各處兵力和武備都要補全,征兵就意味著練兵,何況另有東異那處所。
聖上交代道:“蜀地、東異前後勝利,隻因將士們還未班師回朝,就冇有論功行賞,三位愛卿先把犒賞的計劃定下來。”
齊尚書垂首應了,歸正這事兒他擺佈難堪,如何賞、賞多少,最後還是由小公爺來和聖上商定吧。
民氣穩妥,比甚麼都要緊。
孫祈這才反應過來,冇有再問。
一時候,全朝州府都要跟著動。
傅太師揣摩著聖上的情意,摸索著接了一句:“聖上,如此變故,百官心慌,百姓亦是難以心安呐。”
往年都是有功名的學子等缺,現在倒好,兩湖處理了很多,南陵和蜀地又空出來大把的位子,一時之間,竟然是“坑比蘿蔔多”。
就連先後果趙方史的案子被一併調查的明州尤知府,照吏部本來的意義,治下不嚴,且明州事件能抓到很多空子,如許的官員,不說奪了烏紗帽趕回故鄉去,也少不得貶去某個旮遝窩裡做芝麻官勞苦幾年。
聖上所謂的喪事,當然不是立太子。
“朕也是這麼個設法,”聖上道,“該有一些喪事來安撫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