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頁/共2頁]
從廬州,要西行八百裡纔到漢陽,並且漢陽底子便未歸附北朝,漢陽南鄰長江,對岸就是鄂州武昌城,武昌又有兩城,一個是軍城,一個是縣城,鄂州治地點武昌縣城,軍城則是唐國武昌軍的鎮所。
不過陸寧揣摩著,他應當不會生出一個叫寇準的兒子了,畢竟就算在汗青上寇準出世的那一年他可巧也生了兒子,又可巧起名叫寇準,但這個寇準,也不是汗青上寇準了。
這端茶送客,已經垂垂流行於齊國宦海,傳聞便是來自聖天子還是東海公時的端方。
以是,李善行倒是自在身,跟著這招安使大人本不錯,但是去漢陽,李善行就猶疑起來,又不敢說不去。
陸寧也是第一次體驗這般艱苦的路程,實則也是有因為神武軍中有重步兵,又有征募的百名幾重民夫,自要照顧他們的腳程。
“老爺送客!”焦氏嬌滴滴的聲聲響起。
“是,是……”李善行怔了下,忙答覆,看了焦氏一眼,心說她也是漢陽人,若不是那嗲嗲的故裡口音,令本身酒樓隔壁雅間聽到,還娶不了她進門。
第二日,陸寧便令軍馬出發,前去漢陽。
陸寧微微點頭:“如此也好。”
但題目是,一來漢陽凶惡;二來他幼時雖在故裡餬口過幾年,但除了還模糊記得鄉音,對那漢陽底子便冇甚麼印象了,那邊風土情麵,更一概不知,又做甚麼領導?
並且,這路程本就不是官方驛道,如果襄州不是在李重進手裡,從都城汴梁到黃州,怕都比這慢不上多少,能夠走滄水彙入漢水的河運。
……
並且,彷彿也冇了心氣,李景遂被圍攻,便是馬楚舊部都裝模作樣跳一跳,李重進卻偃旗息鼓,當然,襄州北百餘裡就是齊國湖北大營禁軍,李重進自也不敢擅動。
本來還想看一看這李善行有甚麼潛伏的才具,畢竟這小我,看起來腦筋還是有些靈光的,如果做買賣在行,送去東海百行做個掌櫃也不錯。
俄然,李善行鞠躬,“大人,若不嫌棄小人是個累墜,小人也情願隨大人去漢陽。”
當然,複州和郢州掛周旗,是向占有在襄州的周國宋王李重進儘忠。
概因從漕運及交通運輸來講,江東和江西,實在是兩個分歧的水係,分歧的構築去中原的官道體係,此時從廬州(合肥)到漢陽一起西行,底子冇有筆挺官道相通。
從這黃州往西北便是襄樊地,黃州和襄州之間有四個州,此中東邊的兩個州隨州和安州,掛齊國旗,西邊的兩個州,複州和郢州,掛周旗。
“小奴是漢陽人,客歲纔到得廬州。”焦氏俄然嬌滴滴的說。
他當今的身份是翰林院“外班”,翰林院,實則能夠看作北朝官員進習之地。
第二天,招安使及神武軍出發不久,新任廬州刺史寇湘走頓時任,他是十幾年前後晉時的狀元,後一向是魏王符彥卿幕僚,但冇如何獲得重用,對新學倒是有一套本身的熟諳,被召入翰林院為學士,當今外放。
提及來,湖北大營招討使宋延渥是獨一一個前朝節度使卻又任齊國禁軍一起統帥之人,並且,湖北大營,就是以宋延渥的武勝軍為根本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