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籌劃工業園區[第1頁/共2頁]
聽吳昊說出本身的思疑,趙本水想了一會。
“一千三百萬的欠款,給一百萬就行?”吳昊有些不解的問道。
“本水的主張不錯,如果四海個人能兼併,一分錢不要都行。”秦光鮮說道。他主督產業,水泥廠和紙板廠是他的兩塊芥蒂。
“吳書記,有人要就不錯了,還想要錢?不太實際。”李可主任說道。
“水泥廠麵積要大些,算是質料廠,差未幾有二千多畝,紙板廠相對小點占地一千多畝。水泥廠在冊的職工一百二十來名,在二年前的企業改製中已經全數買斷。欠銀行八百多萬,用廠房設備做的抵押。紙板廠有九十本名在冊職工,與水泥廠不異,也都在兩年前買斷了。它們欠銀行五百多萬,也是用廠房設備做的抵押。銀行已經找過我們多次了,它們的意義這些廠房和設備給點錢就行。”秦顯光拿著本身的本子邊看邊說道。
“是啊,你說的對,如果不支出點代價,能夠我們永久也生長不下去了,讓李小露告訴一下,班子成員開個會,同一一下產業園區的事兒,趁便把擴大招商小組的事兒也定下來。”吳昊說道。
“如果是如許的話,我到是能夠跟四海個人談談,讓他們把這兒當作一個樹模基地,同時也能美化一下這兩個荒涼的廠區,幫我們處理掉這兩大困難。”吳昊想了想說道。這件事兒本身不能太主動了,得讓大師說話。
“固然我們一分錢不要,位四海個人也不必然能接辦,畢竟對他們來講,地不是題目,全部濱海市給他們近三百萬畝的山地,而這兩個廠區它們如果接辦,隻是一項清理園地的用度就不是小數量,冇有幾百萬下不來。”李春明點頭說道。
但要招商勝利,固然2、三年以內收不著甚麼錢,但以後呢?最起碼能留下一些財產吧,更何況還能為我們處理一部分殘剩勞動力。如許算下來還真劃算。”
聽他這麼說,吳昊不由得內心一動。這是個好主張,既處理了這兩個停產企業的實際困難,又為四海個人供應了一塊無償用地。最為抱負的是,縣裡招商優惠裡有如許一條,就是對兼併的企業,自紅利之日起,三年內稅收減半。而這個紅利之日,那可大有說道,二年也是它,五年也為嘗不成。四海個人是園林公司,3、五年以內不紅利也非常普通,因為苗木有其本身的生耐久,以是,這五年公司甚麼也不消交,五年以後如果紅利,又是三年的稅收減半,如許算下來,八年以內稅收這一塊幾近能夠忽視不記了。對於如四海個人如許的大企業來講,八年的療攝生息,可不是個小事兒。
“那你們說,這兩個廠子如何措置?要多少錢合適?”吳昊問道。
“實在,對我們這些偏僻的處所來講,這麼做也是冇體例的事兒。這麼多的地盤,如果放在多數會周邊,能夠真的很值錢,一畝幾十萬上百萬都有能夠,但放在咱這兒,就一分不值了。就說水泥廠和紙板廠吧,那麼一大片地,扔在那邊這麼多年,白給誰都冇人要,因為那處所種地都不長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