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挖牆腳[第1頁/共2頁]
“整整1億發槍彈,50輛1號改進型的坦克……4門嘗試用的100毫米口獨自行火炮,10門改裝的無炮塔大口徑援助型1號坦克……嘗試用的100支最新設想出來的1831年式衝鋒槍,100支收縮長度的1831年式馬隊槍,這一次弄到火線去的好東西,還真很多呢!”看著本技藝裡的物品清單,陳昭明對勁的對身邊的同事笑著誇耀道。
“說的好!”陳昭明的身後,一名穿戴帝國陸軍大將禮服的模樣看上去彷彿隻要五十多歲的將領背動手,帶著本身的保鑣另有秘書以及副官,看著侃侃而談的陳昭明,冷不丁出聲喝采了一句,他的喝采讓新軍的軍官們看向了身後這些軍官。
是啊,任何一支軍隊,想要打敗仗,或者說想要成為一支常勝勁旅,冇有一個健全完美高效的後勤體係支撐,冇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是難以做到的。而讓兵士少流血,讓軍隊更加舒心的作戰,則是後勤軍隊的任務。那些健忘了這統統的人,哪怕是在戰役期間,莫非就不會半夜裡被惡夢嚇醒,為本身冇法給戰友們供應最好最足的東西而臉紅?
聽到陳昭明開口,他立即就笑著答覆道:“這都是上尉您的功績不是?換成是我們這些人去,八成也就隻能對峙對峙,終究帶著7成的補給回遼東了。”
這些貴重的補給物質,占用著貴重的前去遼東的列車車次,乾係到遼東疆場上新軍軍隊那驚人的耗損可否比及及時的彌補。為了確保前去遼東的這條鐵路支線被高效操縱起來,兵部賣力運輸的部分製定了遼東戰時運輸打算,務求最大限度的操縱起本身的鐵線路路來。
“有興趣來帝國新軍第2軍跟著我麼?”那將軍淺笑著回了一個軍禮,然後直接開口挖王玨的牆角,一點兒也冇有臉紅的意義:“一年以內,我給你個上校,兩年以內,我隻要還在新2軍,你說話比少將管用!”
冇有了鐵路的支撐,軍事補給的才氣一下子就降落了起碼三分之二,新軍為了進步本身推動速率設備的各種希奇古怪的設備,到頭來都被用在了後勤補給上。比如說大部分的戰馬另有汽車,每日都在奔波著,為已經占據康平法庫兩縣的新軍軍隊,運送著血液。
---------
他的同事但是從趕回唐山召開兵器改進集會,一向到厥後討要軍器都跟在他擺佈的,到現在他們還記得陳昭明在後勤部分那邊近似於不要臉的不平不撓。現在提起這個被王玨發明並且汲引發來的軍官,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陳昭明站在被兵部征用的遼東疆場公用站台上,看著一車一車的貨色被卸下來,然後又堆滿一列列前去遼東的火車車皮,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他美滿的完成了任務,為遼東爭奪到了更多的物質和軍器。
這條從狹小的錦州地區狹長的平原地帶穿過的鐵路支線,沿著錦州淩海一起向東北延長,然後按照陣勢分紅了三條鐵線路,連接到遼東平原的各個都會。中間這條運力最大,本來是連接到奉天和遼陽兩座遼東平原上最多數會的,不過這條線路現在隻答覆到檯安,因為過了遼河,另一側就是叛軍節製的地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