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我為國家修文物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孔子衣鏡 (第一更)

第八百二十一章 孔子衣鏡 (第一更)[第1頁/共2頁]

熊嘉正一愣,他聘請的那幾位考古專家都還冇趕過來呢,冇想到才洗濯了一小部分漆器殘片,就已經確認這些文物殘片是屬於甚麼器物了?

“你本身過來看。”

熊嘉正也是一笑,伸脫手錶示了一下,待到顏文聰往那邊走時,他也從速跟了上來。

陶勇轉頭瞥了他一眼,抽脫手來指了指事情台上的一塊殘片,“這畫像上麵有標註的。”

盧國強也是個挺慎重的人,他伸手指了指事情台上的此中一塊殘片,說道,“這兩小我人物,彆離是子張和曾子,畫像中間殘存的筆墨,是孔後輩子的傳記。”

“這是……”

隨後,他又回到了之前漆器修複專家陶勇提到的重點,問道,“陶教員,您之前說的孔子和顏回的畫像,是在哪塊殘片上?”

兩塊較大的鏡掩方纔翻了一個麵,因為向南正站在路博飛的正劈麵,看到背麵筆墨都是倒過來的,一時候還冇理順過來,顏文聰倒是已經看清楚了,忍不住大吃了一驚。

“孔子和顏回的畫像?!”

還冇等世人反應過來,陶勇又謹慎翼翼地將一大塊漆器殘片悄悄托放在事情台上,他笑道,

“啊,教員,這塊殘片上麵另有字。”

一向在一旁盯著的顏文聰和熊嘉正兩小我對視了一眼,臉上儘是震驚。

頓了頓,他又抬手指了指路博飛方纔清理出來的那塊漆器殘片,解釋道,“方纔博飛發明的筆墨,實際上就是此中比較大的一塊鏡掩殘片正麵上的墨書筆墨,‘新就衣鏡兮佳以明’。”

頓了頓,他抬起手指了指盧國強那邊,又說道,“我跟盧教員方纔清理的青銅器殘片,我也重視察看了一下,殘片的邊沿厚度在1.2厘米,全部後背為素麵,有五個長3.8,寬2,高1.8厘米的半環狀鈕,應當是用於將整麵青銅鏡牢固在鏡框上的。”

“我正要說呢。”

實際上,1978年在齊魯省臨淄窩托村發掘的西漢初期某代齊王墓的五號陪葬坑中,曾經出土了一麵矩形銅鏡,在其背部也有五個半環狀鈕,但銅鏡的後背有淺浮雕連弧紋、柿蒂紋和夔([kuí])龍紋。

這件鏡框呈長方形,由四周的厚方木和背板圍成,已經分裂成了七塊,左下角部位被壓扁了,並且還出缺損。

向南這麼一解釋,在場的幾位專家根基上都有印象了。

全部鏡框的大要塗了一層紅色的漆,內框四周邊框正麵上繪有一圈神獸和神仙圖案。鏡框的背板以黃色粗線在四周繪有方框,方框內有三組人物彩繪以及筆墨。

不消他先容,向南實際上已經看清楚了。

陶勇話音剛落,在另一邊清理漆器殘片的路博飛俄然也開口說道,“這不是甚麼屏風,是衣鏡!”

向南看了一眼路博飛手中的那塊殘片,笑著對顏文聰等人說道,“從以往古墓中出土的衣鏡能夠曉得,當代的衣鏡普通分為三個部分:鏡掩(蓋)、青銅鏡,以及鏡框。鏡掩和鏡框普通都是漆器。”

“大師來看,這塊殘片,應當是全部衣鏡的鏡框上半部分,在殘片的頂端還殘留了兩個近似銅釘狀的物件,應當是起到將鏡框牢固在鏡框上端的橫木上的感化,不過很可惜,這些殘片當中,彷彿冇有發明牢固衣鏡用的橫木或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