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修複報酬 (更新完畢)[第1頁/共2頁]
向南謹慎翼翼地翻閱動手中的這冊古籍,這冊古籍屬於清宮舊裝,織錦書衣,黃綾包角,黃綾書簽,書內的紙張呈金黃色,是一種黃麻紙,註釋用羊毫楷體字謄寫,字體端方,筆酣墨飽。
韓愈,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豫省河陽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
帶著這類歡樂的表情,向南洗了澡,刷了牙,然後換了身衣服,靠在床頭上玩了一會兒遊戲,接著就關燈躺下歇息去了。
見向南已經將目光從古籍中收了返來,漢斯先生又笑吟吟地問道:“向先生,這份修複報酬,你可還對勁?”
再說了,他明天還要回拜候團跟大師彙合,帶著一堆文物在身邊,也不是太便利,件數少一點,還是要好一些。
漢斯先生轉頭看了一眼還是堆放在那邊的十多件古玩盒。
向南也笑了笑,他伸手將那隻古玩盒移到麵前來,然後悄悄翻開蓋子,盒子裡裝的是幾冊裝幀精彩的古籍,封麵上豎著用楷謄寫著一行字“昌黎先生集”。
這一次出來,辛苦了十來天時候,能帶歸去兩件國寶級文物,也算是收成不菲了。
漢斯先生笑了起來,然後朝安德裡亞斯表示了一下,後者隨即回身往保藏室的裡間走去了。
“是嗎?我先看看再說吧。”
“這是……”
漢斯先生擺了擺手,一本端莊地說道,“要不是向先生脫手,我們手裡的這一批殘損古玩,那裡另有機遇重現昔日的光彩?”
明天就要趕回博臨郊區,去跟拜候團的那些人彙合了,估計離返國也冇幾天了吧。
向南和漢斯先生等人又一次來到城堡負一樓的古玩保藏室裡。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實際,對先人很有指導意義。
向南連想都冇想,笑著說道:“漢斯先生,如果不費事的話,就合在一起來計算吧。”
向南這邊還在謹慎地翻看著,坐在劈麵的漢斯先生開口笑道:
隻是讓他冇有想到的是,這賣主竟然就是坐在劈麵的漢斯先生。
向南迴過神來,笑著對漢斯先生點了點頭。
“除了弗雷德先生帶走的那件汝窯瓷器以外,向先生這一次一共修複了十二件殘損古玩,總代價差未幾有三個億。遵循向先生的免費標準,修複用度大抵在三千萬擺佈。”
向南渾身一震,深吸了一口氣,伸脫手來謹慎翼翼地托起一冊來,將它放在桌案之上,然後細心觀賞起來。
“向先生,這是一函六冊天祿琳琅宋版首部著錄乾隆禦題《白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也是我前幾年在拍賣會上拍下來的,可惜,我固然對漢文明有所體味,但對於古文確切不如何瞭解,現在想一想,還是將它交到向先內行裡比較合適一點。”
“是我們應當感謝你纔對。”
幾小我聊了幾句,眼看著時候已經不早了,向南和漢斯先生等人就重新回到了樓上。
過了冇一會兒,安德裡亞斯手裡捧著一隻暗紅色的古玩盒走了出來,然後悄悄地放在向南麵前的桌案上。
保藏室裡亮著一圈燈帶,博古架側麵的牆壁上,一盞盞射燈披收回溫和的光芒,將一件件古玩映照得光影重重,厚重感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