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4頁/共4頁]
可這是楚國的國策啊,擺盪了鐵錢,可就擺盪了楚國的國本了。
李節在楚國為天策府十八學士,執掌賦稅,他對這類環境,早就憂心忡忡,以是他纔會在構和中詳細的開出那麼多的互市條目,與李唐針鋒相對。他聽了周宗的話,不由自主的問道:“太傅所言甚是,不過情勢如此,為之何如?”
這話從故鄉開端聊起,漸漸的就聊到了政務上,韓熙載不懷美意的看了眼,滿嘴流油的馬雲,說道:“則平兄,天下奇才,跟著五王爺,不是委曲了嗎?不若由我建言,留在大唐,共同為唐主效力,他日說不定能夠青史留名,畫圖淩煙閣。”
未幾時,就來到了周府,一番客氣以後,分賓主做下。當然,因為有女眷,這個家宴自是分紅兩部分。前院是大老爺們喝酒談天,後院則是女人在八卦訊息。
韓熙載心如電轉,正想插話,把這個難堪給轉返來。
馬雲此次不能用塞著嘴,說不出話來敷衍了,迫不得已,他說道:“李大人說的甚是,茲事體大,小王也很難堪啊。”
周宗嗬嗬笑道:“南北雖絕,另有東西之路嘛。”
不過,話雖如此,可畢竟還是上了路。
周宗淡然一笑,說道:“王爺人中龍鳳,李大人、趙先生更是天下俊彥,就是下官不說,三位也是明白的。武穆王這戰略很好,也是與當時環境相和的。當時貴國和嶺南的漢國聯婚,楚漢和好,貨色流利,而北邊中原恰是唐明宗當政,明宗可謂一代明君,重農耕,互市賈。故此,楚國貨通南北,歲入百萬,民富國強。而時移世易,當今天下情勢變矣。漢國覬覦嶺南之地,比年騷擾貴國,楚漢失和,南下之路絕矣,而中原的石重貴年青氣盛、鼠目寸光,大晉與契丹失和,比年交戰,賦稅抽的極重,百姓貧困,盜賊橫行,商賈幾近絕種。這類情勢下,對貴國的傷害重矣。南下之路斷絕,北進之路不通,貴國的茶葉、絲錦不知將買往那邊呀?我不憂大唐,實憂貴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