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1頁/共4頁]
永固宮主目光黯然:“做大事,總這般瞻前顧後如何能成?你若起兵,我有掌控說動杜重威呼應,哼哼,他不呼應也不成,你與他是後代親家,石重貴那小子會放過他?
“甚麼?”李守貞騰地站了起來。
李守貞跟景延廣的乾係並不好,在契丹人入侵中原之前,景延廣也曾數次打壓過他。
微微停歇了一下心頭的肝火,永固公主又叮嚀道:“程姨,你去將李天堯那小子抓起來,打斷他兩條腿,看他還敢不敢眠花宿柳。他爹不敢管這個紈絝後輩,就由我這做姑姑的來管!”
永固宮主頓腳分開,程姨追了出來,勸道:“宮主何必活力,從中自小就仁厚,他的難處……”
論資格、論聲望、論功勞,他都冇法跟劉知遠相提並論,他做了侍衛親軍都批示使,劉知遠豈會服他?終究不免會落得景延廣這般的了局。
永固宮主嘲笑一聲:“他能夠叛變我大唐,為何不能叛變偽晉?侍衛親軍都批示使如果那麼好當,景延廣就不至於落到現在這境地。
隻要你、杜重威、高行週三人起兵了,天下不知多少望風使舵的諸侯都會跟在你身後起兵。劉知遠被契丹人和杜重威管束住,不敢南下。
即便成了,趙延壽打死打活,不就是想當中原的天子,他又豈肯放棄?
忻州之戰讓劉知遠如日中天,他又立下甚麼功勞?冒然反擊被契丹人包抄,若不是石重貴相救,恐怕早就被趙延壽抓了俘虜去了。
李守貞搖了點頭:“現在還不是時候!我的身份不能透露。劉知弘遠勝耶律安端,杜重威新近又大敗楊光遠,耶律德光此次入侵中原,必定是要失利。我不能跟他們一起陪葬。
幸虧耶律安端帶來了他四萬殘兵敗將。但是耶律安端的兵馬不能等閒動用,四萬人馬被安設在黃河以北,與劉知遠四萬雄師對峙,製止後路被劉知遠截斷。
何況,我李家向來與契丹有仇……”
注4:高行周(885年-952年),字尚質,媯州懷戎甲士,五代名將,曆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官至天平節度使,累封至齊王。病逝後,追贈尚書令、秦王,諡號武懿。其子高懷德後隨趙匡胤陳橋兵變,成為宋初的建國功臣。筆者以為高行周談不上對誰有忠心,是以文中對此停止假造。
耶律德光冇法攻破像烏龜一樣躲在龜殼裡不敢出戰的景延廣,不得不轉過甚來攻打戚城。
更首要的一點,李守貞實在不肯做石敬瑭,因為,他本是後唐李嗣源的第二十四子,靠著隱姓埋名,奮勇廝殺才走到現在這個境地,他與契丹有著血海深仇。
“契丹人怎會不肯走?”永固宮主嘲笑道,“莫看南唐、西蜀他們現在跟耶律德光勾勾搭搭,他若真想入主中,他們必定會起兵相抗,縱使他們不想起兵,我也有體例逼得他們不得不起兵。這個你不必擔憂。”
並且,他也有把柄在我的手中,容不得他不起兵。
但是阿誰景延廣實在太可愛了,牛皮吹得響響的,真的打起來了,卻隻曉得憑寨而守,並不準眾將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