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歸降(1)[第1頁/共2頁]
杜重威臉上陰晴不定。
“杜帥,找末將來有何事?如許下去可不成!”幽州批示使張璉大步走上前來,大聲抱怨道。“將士們冇有吃的,如何兵戈?另有那些刁民,昨夜又逃了十幾人。”
張璉眼中發狠,抬高聲音道:“杜帥,末將倒是有一體例,可解軍中缺糧之燃眉之急,隻是不曉得杜帥狠不狠得下心來。”
見四周的兵卒業已退開,張璉抬高聲音道:“實在城中另有很多糧草,隻看杜帥敢取不敢取!”
張璉是遼將,部下有兩千將士,受命屯守鄴城。本來張璉並冇有籌算抵當劉知遠,中原的天下,誰做天子與他何乾?誰推測數月前,幾名從開封逃來的小兵,想他哭訴一件事情。當初劉知遠的雄師攻到開封城之時,遼國留守都城卞梁的一千五百人燕軍固然投降了劉知遠,但仍然被劉知遠以謀亂之罪,儘數殺死在繁台之下。
杜重威眼中一亮,道:“張將軍,你想到甚麼奇策?”
在鄴城當中,杜重威的兵馬固然遠多於張璉,但是對張璉的燕兵,非常虐待,對燕兵在城中的**擄掠,強取豪奪,理也不睬,對張璉,杜重威更是客氣之至。隻因杜重威還指著一分但願,但願遼國今後能助他一臂之力,爭奪中原天子之位。最不濟,他還能投奔遼國,給本身留一條後路。
唐貞觀八年(注2)重新築鄴城,為鄴縣治所。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進占鄴城,修建鄴都,鄴城自此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
兩個多月,恐怕漢軍也是支撐不起的。天寒地凍,不說劉知遠有冇糧食可調,有多少糧食可調,就算有,門路難行,又要耗多少人力才調得過來?
到時候弄得天怒人怨,就算真的將鄴城打下來,殺了杜重威,恐怕劉知遠的天下也坐不穩了。
不平啊,真的不平,這叫他怎能心折?
更可愛各路節度使,曾經信誓旦旦支撐他杜重威,得了他無數的好處,事光臨頭,卻都做了縮頭烏龜,一個個冷眼旁觀,坐山觀虎鬥,竟然冇有一家出頭援助他。曾經他引覺得依托的遼軍,也灰溜溜地逃出了中原。舉目滅亡,六合雖大,卻無容身之地。
不錯,張璉說得不錯,接連的大戰,早已經讓中原的元氣耗損殆儘,杜重威這裡過得艱钜,劉知遠那邊一樣也不好受。如果遵循張璉的建議,殺城中的百姓為食,加上百姓家中所藏的糧食,的確能夠讓鄴城再多死守兩個多月,並且此時正值隆冬,百姓的屍身不輕易壞,的確不失為一策。
“鄴”之名始於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東周春秋之時齊桓公在此築城,名為鄴城。戰國時鄴城被魏國奪去,魏文侯曾以鄴城為陪都。秦並天下後,鄴屬邯鄲郡。西漢漢高祖置鄴縣。
汗青不竭幾次地重演著,幾人成王,又幾人敗寇。現在,在鄴城堅毅但有殘舊的城牆下,烽火在熊熊燃燒,鮮血沁入陳腐的灰色城磚中,凝固下來,在灰濛濛的古城牆上,塗抹傾瀉出無數的黑褐色斑跡,讓這座雄渾的古城更顯滄桑與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