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圈套[第1頁/共3頁]
不成能,十七向來都不會做多餘的事。
這些日子下來,李風雲垂垂看清了石重貴。這一個極度自戀的人,或者說他隻信賴本身的判定。與他判定不符的事情,他寧肯視而不見。
“騙局?”李風雲有些不明白,“甚麼騙局?”
注5:契丹的官製比較龐大,分為北麵官製和南麵官製。北麵官的職位是高於南麵官的。
長興三年(注3),以樞密使加同平章事的身份,出為宣武、忠武兩鎮節度使。
南麵官首要由漢人來擔負,契丹人也有在南麵官中任職的,他們被稱為漢官,也穿漢服。
但是,此時十七來這裡做甚麼?僅僅是為了拜訪一下他?
石重貴這麼做,或許想測試下杜重威的忠心,為今後削藩做籌辦,或許是對近在天涯的鄆州李守貞做必然的防備。
注4:天福元年,即公元936年
明宗即位後,又授他汝州刺史,前後做了河陽、宋州節度使。以後招入都城拜為大將軍,任宣徽使,厥後後做了樞密使,同時還兼鎮徐州。
李從珂也是行伍出身,這類要求他又怎會同意?怎會看不透趙德鈞的心機?
探子傳回的動靜,耶律德光南伐中原,實在也是由趙延壽和楊光弘遠力鞭策的。當初契丹入侵中原時,他更是帶領五萬幽州兵馬為前鋒,一起南下,直打過了黃河,打到了檀州。
後唐明宗天子李嗣源繼位後,因為養子趙延壽娶了興天公主,趙德鈞也成了李嗣源正視的親信大臣之一。趙德鈞駐守在幽州時,也的確將幽州管理得很有朝氣,有效地防備了契丹的進犯,也是以被加封為北平王。
“趙延壽要投奔晉國嗎?你是說趙延壽投奔晉國的事情是契丹對晉國的一個騙局?”李風雲有些詫異。
趙延壽,本來姓劉,父親劉邟,曾任本蓨縣令。後梁時,滄州節度使劉守文(注2)攻陷蓨縣,趙延壽被劉守文的稗將趙德鈞俘獲。
當初趙德鈞投奔當時的晉王,厥後的後唐莊宗天子後,深得李存勖的正視,在滅後粱之戰中,趙德鈞立下大功,被後唐莊宗天子任命為北方重鎮幽州和滄州節度使。
猜測?李風雲啞然,猜測能申明甚麼?就算有證據,李風雲也冇有掌控能壓服天子石重貴信賴這是契丹的詭計,更何況是猜測?
十七搖點頭:“猜測!”
李從珂從李從厚手中奪得帝位後,因為削藩,逼得石敬瑭起兵造反。討伐石敬瑭,圍攻太原的大將張敬達(注6)被來援的契丹鐵騎所敗,被石敬瑭與契丹的聯軍所圍困,張敬達向朝廷幾次求援。
注2:劉守文(?~909年),河北深州人,唐末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的宗子,五代十國初期桀燕國天子劉守光的兄長,公元898年,被其父劉仁恭任為義昌節度使,公元909年,被其弟劉守光殺死。
耶律德光在獲得十六州以後,進一步完美了漢族的官製,仿效唐朝的官製,設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管理機構,以此來兜攬漢族人,辦理漢族人的事件。因為辦公的營帳在遼國王大帳的南麵,以是稱為南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