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龍三顧奉孝佐(一)[第1頁/共4頁]
腹內藏經綸,胸中隱甲兵。
“二弟、三弟,大哥曉得你們的情意。但奉孝乃當世大才,不得奉孝,於心不安啊。我猜想奉孝並非不在家,而是要考考我們的誠懇,明日我們三人再去一訪。”吳駿猜想顛末本身三兄弟的兩番拜訪,郭嘉應當曉得本身的來意,隻不過海在摸索本身罷了。向來凡是大賢之人,怎可等閒出山?古有周文王多次求見薑太公不果,最後纔在渭水河邊得遇垂釣的薑太公;後有劉玄德三顧茅廬,才請出“臥龍”諸葛,此二人均被明主的幾番誠意所打動,才下定決計鞠躬儘瘁,任勞任怨。吳駿猜想郭嘉也是近似之人吧,以是還是決定上山拜訪他,本身不管如何也要請到郭嘉郭奉孝!
感謝各位書友對我龍成羽豐的大力支撐!您的支撐是我最大的寫作動力!我每兩天會完成一章的內容。請大師多多支撐!我的郵箱是[email protected],我QQ號是624506023。《新三國翔龍風雲錄》的QQ群號是14871308。有甚麼題目,請聯絡我。敬請存眷下一章《龍三顧奉孝佐(二)》。
吳駿帶著二弟趙雲、三弟張遼彆了田豐、荀彧和典韋三人後,三人騎著駿馬朝穎川方向策馬奔來。此次討卓行動,固然以不太光彩的結局而結束,但總的而言,吳駿雄師的收成頗豐,一者是吳駿使本身的軍隊都顛末端戰役的浸禮,在軍隊實戰經曆上有了質的奔騰;二者是趙雲、張遼和典韋終究能和“飛將”呂布交上手了,已償他們的夙願;三者是吳駿在各諸侯麵前大顯神威,在軍威和政治上獲得了很高的聲望;四者是吳駿不但使皇室在洛陽的宗廟和宮殿不被大火燒燬,並且用計截住了董卓雄師欲運往長安的多量珠寶,為吳駿此後在司隸州的生長夯下了物質根本。三兄弟一起歡笑,來到了穎川境內,吳駿遵循荀彧所給的地點和向本地鄉民探聽郭嘉的行跡後,三人直奔郭嘉居處而來。
程昱笑道:“衛侯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叛逆,誅無道,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常日久,王莽***,又由治而入亂;光武複興,重整基業,複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兵戈又複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衛侯欲使奉孝調停六合,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操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且衛侯鋒芒過於外露,不知隱晦,恐遭天下諸侯所忌也!”吳駿聽後歎服:“仲德所言,真為高見。但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怎可賊勢大而害怕不前?”程昱又說道:“昱乃山野之夫,天下大事,不敷妄言!”吳駿聽出程昱的弦外之音,但還是要儘力一把,對著程昱說道:“仲德此言差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仲德乃世之大才,怎可安老於此山間?若仲德不嫌駿才疏學淺,駿懇請仲德出山助我,以匡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