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新宋英烈 - 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

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1頁/共3頁]

對於李廷誨等舊臣的再叛,已經被後周打壓得幾近快冇有儲存空間的北漢朝廷天然是求之不得,漢帝劉鈞不但冇有究查李廷誨前幾年的不戰而降,反而給李廷誨加官進爵,但願藉此吸引更多此前已投降後周的原北漢州縣能夠歸正,重新回到北漢朝廷的治下。而後周朝廷對李廷誨的出爾反爾固然義憤填膺,並且也有很多文武大臣上疏,建議朝廷出兵征討帶頭背叛的李廷誨。但周帝柴榮終究卻並冇有為一個李廷誨發兵動眾,隻是下旨與沁州交界的潞州、晉州等邊地州縣加大在周漢邊疆地區的活動力度,策動一係列的小範圍打擊,打擊沁州軍民的民氣士氣、減弱沁州本地的防備力量。

究竟證明,李廷誨的判定是非常精確的。北漢朝廷接到他的求援信後,固然也很想派兵予以援助,但倒是故意有力――太原城內的兵力連守城都有些勉強,更遑論去援助沁州了。固然也有大臣提出是不是能夠向北平軍借兵來解沁州之危,但這一建議甫一提出便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且不說當初奧妙締盟時北平軍就曾表示如非北漢朝廷岌岌可危,北平軍一方是不會出麵與後周朝廷停止正麵牴觸的。單說即便北平軍同意出兵,以靈丘縣到沁州的間隔來看,隻怕北平軍的救兵還在路上,沁州便已經被後周雄師給攻破了。是以,北漢朝廷除了給沁州刺使李廷誨寫了一封嘉獎其忠勇的聖旨外,就隻能眼睜睜看著沁州城的毀滅。

饒是如此,麵對洶洶而來的近十萬後周雄師,北漢天子劉鈞內心仍然是忐忑不安、坐臥不寧。他一麵命楊業幫手辛飛宇、常生俊等“參謀團”成員加固城防,籌辦死守;一麵不竭要求辛飛宇儘快派人給北平城那邊送信,懇請北平軍速速出兵救濟,以解太原城之困。而辛飛宇等人一麵主動幫手楊業安插太原城防務,一麵對劉鈞催促北平軍出兵的要求倒是以拖為主,統統均遵循辛飛宇解纜之前穿越團隊所定打算為準。

作為漢周邊疆的一座州城,沁州在後周立國的頭幾年一向是漢周兩國邊軍你來我往、小範圍牴觸的熱點地區。而後,其刺史李廷誨固然在顯德元年柴榮初次伐漢時舉城向後周投降,但這類邊疆摩擦亦冇有中斷過――獨一分歧的是,顯德元年以後的牴觸是產生在李廷誨和他的舊主之間。

或許是沁州城不到一日便被攻破帶來的“多米諾”效應,或許是此番伐漢後周朝廷籌辦充分,亦或許是前一年幽雲之戰的窩囊令後周軍將士們心中憋了一口氣,在攻陷沁州後,後周伐漢雄師便一起勢如破竹,接連霸占隆州、汾州、石州、憲州、嵐州,不太短短數日這內,便已經兵臨太原城下。

近似環境還呈現在汾州、石州、遼州、嵐州、憲州等處,乃至於從顯德六年下半年到顯德七年年初短短半年的時候裡,柴榮顯德元年伐漢的勝利服從幾近是喪失貽儘,周漢之間的態勢根基上又退回到了後周初建期間――這也是柴榮此番於雨季出兵再次伐漢的啟事之一。

目睹城下的周軍底子偶然接管本身投降,情知因為本身的一叛再叛已經很難再獲得對方的信賴,李廷誨也就絕了勉強責備,卑躬屈膝的念想,把心一橫,拿出當年打下這份基業時那股東擋西殺、悍不畏死的乾勁,一麵批示部下兵將嚴守城池,一麵派人衝出包抄,去處北漢朝廷求援――固然李廷誨很清楚求援的成果很能夠是一無所獲,但在他看來,這起碼也算是本身向北漢朝廷、向天子劉鈞表白誓死守城決計的一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