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平靜的新年(六)[第4頁/共4頁]
當山穀的方向傳來腳步聲時,位於呼應位置的一名兵士一邊將燧發槍的擊錘壓下,手指放在扳機上,一邊沉聲問道:“口令?”
不說彆的,光是這氣勢,就已經把帶路的顧安家和他的兩名親信給震住了。此時,三民氣裡都轉著一個不異的動機――老天保佑,我們此次夜襲“靜園”冇有勝利。不然的話,隻怕那些參與夜襲的人,以及山裡的那千把人,底子不敷人家這支步隊清算的。你看看人家這氣勢,看看人家這穿戴,再看看人家這兵器,恐怕就是漢國最精銳的軍隊也不過如此了。
當然,這支步隊也有讓顧安家看不懂的處所,就是他們幾近每小我肩膀上都扛著一根鐵管子,說棍不是棍、說矛不像矛的,不曉得是乾甚麼用的,難不成是宿營的時候搭帳篷用的?顧安家對一中隊兵士們肩膀上扛著的燧發槍很獵奇,隻是礙於本身的身份不便向張維信探聽。如果他曉得就是這東西和比這東西更短長的東西,在昨晚要了他那幾十個弟兄的命,恐怕他就不會像現在如許,盯著這東西看上冇完了。
待顧安家來到身邊,張維信問道:“如何?”
顧安家則知無不言、言無不儘,答覆得也非常詳細。兩小我就這麼一問一答的,聊了好久,直到天氣垂垂暗了下來才結束。
對這個建議,張維信天然不會反對。他讓錢遠山等人去安排,本身則叫過兩名貼身親兵保護,讓他們去拾些枯枝來生火,先和緩和緩再說。
叮嚀完了錢、曾、楊三人,張維信又持續向顧安家探聽流民的其他環境。從流民的詳細數量、男女比例,到春秋漫衍、家庭環境等等,問得非常細心。
在冬夜的北風中等候,是一件很磨練人的事。遵循當代鐘點算,顧安家去了也就有3、四非常鐘的模樣,可對於張維信等人來講,卻彷彿比他們從“靜園”走到這裡花的時候還長。
傳聞這裡間隔流民藏身地隻要兩、三裡遠,張維信心中一動,趕緊將錢遠山、曾誌林叫過來,叮嚀他們當即在步隊歇息地四周安排崗哨,以防被能夠出來找食品的流民看到,從而引發流民不需求的發急。錢、曾二人承諾著去了。很快便有一個班擺佈的兵士分開了大隊,分離到四周去履行鑒戒任務。
跟著錢遠山和曾誌林的號令,一中隊的兵士們敏捷遵循各自的合作行動起來。時候不長,便點起了一堆堆的篝火,眾兵士以班為單位,圍在簧火中間,一邊將隨身照顧的乾糧和肉乾放在火堆中間加溫,一邊小聲聊著天。後勤小隊的人則支起了行軍鍋,將雪放到內裡燒了起來,籌辦讓大師喝點熱水驅驅寒氣。
張維信一聽確切是顧安家的聲音,便號令兵士讓出一個缺口,讓顧安家進到環形防備圈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