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2頁/共4頁]
固然這封信很短,所表達的內容也未幾,另有‘疆場上隻能各為其主’這句話,但是老二十五見了後還是非常歡暢,畢竟信中另有‘暗裡裡兄弟交誼仍在’的句子。自從收了信後,老二十五多日未展的愁眉也展開了,表情也鎮靜了很多。”
在未知數這麼多的環境下投入钜額資金,自覺啟動新產業出產基地的扶植事情,會不會引發其他部分兄弟的不滿――畢竟這一年多以來,團隊對軍事部和‘飛龍軍’的投入已經相稱龐大,如果不是‘塘沽鹽場’一向在暗裡裡停止著食鹽買賣,我們本年的財務出入便能夠會呈現赤字了。”
說完了令人有些頭疼的高軍,張維信又拿起第二張便劄,遞到王崤峻手中,說道:“這一份是大哥以科技部的名義發來的電報。大哥在電報中說,跟著‘飛龍軍’第二階段裁軍逐步展開,對兵器設備的需求天然是越來越大。按照質料科和兵器科的測算,以兩科現在的出產才氣,即便是‘三班倒’、‘連軸轉’,一天二十四小時歇人不歇機器的出產體例,最多也就能達到每月出產五百支步槍、十二萬發槍彈的才氣――這既是受限於步槍出產線、槍彈出產線的加工才氣,又受限於鋼鐵、火藥的出產才氣。而遵循軍事部此次的裁軍打算,‘飛龍軍’將在六到九個月的時候裡,擴大六千到九千人。就算以最低限六千人計算,在不考慮庫存的環境下,需求兵器科一刻不歇的乾上一年時候才氣完成設備任務,更不消說按上限九千人來算了。
張維信點頭稱是,並拿起了第四頁便劄。
說到這裡,張維信頓了頓。固然不管是在宿世,還是在穿越以後,有關這段史乘記錄張維信已經說過無數次了,但每次提及此事,他都免不了感慨一下――固然汗青冇有假定,並且誰也不敢包管如果柴榮不抱病、不退兵,周軍就必然能霸占幽州城、光複十六州之地。
傳聞楊新獲得楊業的手劄後表情鎮靜,不再像前段時候那樣,每天都愁眉苦臉的了,王崤峻也暗自鬆了一口氣,說道:“既如此,那我對新建產業出產基地也就冇甚麼定見了。你把這條也加到下次委員會擴大集會的議程中去,過兩天開會的時候停止一下會商和決策,爭奪儘快處理新基地的扶植題目。”
發完的感慨,張維信稍稍平複了一下表情,這才接著說道:“前麵兄弟所說的都是宿世史乘上的記錄,固然汗青生長頭緒不會有太大的出入,但因為我們的到來,特彆是跟著老八帶著全新的火器、全新的戰術進入後周禁軍當中,後周軍的氣力和計謀戰術已經產生了必然的竄改。因為,不管是第一次集合利用火器的壽州之戰,還是厥後二次征淮南時火器在攻城戰中的超卓表示,都會對後周軍以及柴榮產生深切影響。
現在,誰也冇法瞻望獲得火器互助而信心大增的柴榮會不會提早策動北伐之戰。一旦柴榮提早策動,而我們這邊冇有做好需求的籌辦,那麼很能夠就會錯失良機,使我們此前所做的各種儘力都付諸東流。是以,大哥以及兵器科、質料科的幾位兄弟分歧建議,但願能在‘涼園’以外建立新的產業出產基地,增加鋼鐵、火藥、火藥的產量,增加步槍和槍彈的出產線,在滿足現階段裁軍需求的同時,也可覺得下一階段的幽州之戰以及團隊今後的更大生長打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