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涉(中)[第2頁/共4頁]
一念及此,趙匡胤不等柴榮對張永德的說辭有明白表示,趕緊出班奏道:“陛下,臣覺得目前‘清園’兄弟是敵是友尚未明白、其暗蓄私兵是圖謀不軌還是臂助朝廷尚無定論、徐大人此去是‘懼罪叛逃’還是為我雄師籌措糧草亦在兩可之間。現在‘清園’兄弟既已大敗遼軍,又並無較著反跡,且當初徐大人所立軍令狀也是承諾兩日內為雄師籌措旬日軍糧,並將‘清園’私兵交由朝廷統轄,眼下時限未到,陛下若此時下旨懲辦徐大人、剿除‘清園’私兵,隻怕既不能使‘清園’兄弟心折口服,也難服幽雲百姓之心。臣覺得,為今之計,當是以穩定應萬變、以靜製動,方纔是萬全之策。”
固然被趙匡胤問的啞口無言,但為了挽回些小我的顏麵,張永德還是想再和對方辯論幾句。隻是,不等他開口,一向看著本身的兩名肱股重臣爭來辯去的柴榮終究突破的沉默,表情不佳的他把手一揮,禁止道:“此事事關嚴峻,不成草率決定,且容朕思之,明日再議。”
張永德這幾句話稱得上是誅心之言,固然柴榮是個明君,但碰到這類能夠會威脅本身皇位的說法卻也少不得要在腦袋裡多轉幾個彎。趙匡胤天然明白這一點,但他也明白此時本身毫不能表示的氣急廢弛,不然的話,不但會越描越黑,還會將集會的方向從徐紹安和“清園”兄弟那邊轉移到本身身上。一旦到了那一步,那麼本身為了避嫌能夠不得不退出會商,將軍議的主動權交到張永德手中。到時候,不但本身之前的儘力全都白搭,並且還會極大影響本身在當明天子心中的職位,絕對是得不償失。
目睹世人都不肯意說話,一貫與“清園”兄弟不睦,將其視為本身今後強大合作敵手的張永德感覺不能落空如許一個能夠沉重打擊“清園”兄弟,將對方之前在柴榮心目中建立起來的正麵、優良、忠君的形象完整搞垮的機遇。是以,在構造了一下本身的說話後,張永德出班奏道:“陛下,徐紹安及其一眾兄弟此番欺君罔上、圖謀不軌,毫不成輕饒。臣覺得,朝廷應馬上起兵,將‘清園’兄弟及其部下私兵一舉剿除。如此,才氣彰顯陛下的嚴肅、朝廷的法度。”
說完,便起家離座,往前麵而去。張永德、趙匡胤及其他文武大臣見狀也不敢再多說,隻得忙不迭的見禮恭送聖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