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新宋英烈 -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3頁/共5頁]

對於後周皇室和朝中重臣來講,明天一整天開封城表裡的局勢完整能夠用起伏跌宕、竄改無常來描述。從最後叛軍登上封丘門城頭,封丘門乃至全部開封城北城防地岌岌可危,到不知從那裡冒出來的、設備有精美火器的小股兵馬打退叛軍,穩住守軍陣腳,再到俄然呈現在叛軍背後並將其團團圍住的十餘萬從未傳聞過的“靖難軍”,及至現在又有動靜說幫手封丘門防備的小股兵馬和城外的十餘萬所謂“靖難軍”皆來自北平軍,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令人既感覺驚心動魄,又感到不成思議,更難斷真假、難辨短長。

而更令後周皇室和朝中大臣信心不敷的,另有到目前為止各路節度藩鎮的表示。且不說趙匡胤圍攻開封多日,並無北平軍以外的任那邊所兵馬前來勤王。單說北平軍十餘萬雄師浩大南下,沿途一千多裡路,所經軍、州、縣不知凡幾,可到現在卻冇有一家節度使、防備使、刺使等等處所長官給朝廷送來哪怕一個字有關這支雄師的動靜,這又如何能不令皇室和大臣們心寒。

隻是,令小符太後想不到的是,她這邊纔出了紫辰殿,那邊就已經有在殿內服侍的內侍――同時也是“暗羽”開封分堂宮內房的探子――搶先其一步趕到了林細雨寢宮,向後者通風報信,並彙報了此前紫辰殿內議事的全數內容。

此時雖已天近子時,可林細雨的寢宮當中卻仍然燈火透明。一向存眷著開封城戰事的林太妃並未寢息,而是一邊瀏覽著一封經過“暗羽”開封分堂宮內房轉遞出去的五哥王崤峻的親筆信,一邊聽本身的內侍總管、同時也是“暗羽”開封分堂宮內房東事的馬安然馬公公向本身彙報本日開封城戰事的環境。固然林細雨很清楚跟著北平軍兵臨開封,趙匡胤已成甕中之鱉,可聽馬安然說到封丘門之戰中叛軍登城、城門岌岌可危的緊急處,心中仍然是嚴峻不已,暗自為許重生捏了一把汗。

範質一番話說得在場世人連連點頭,韓通更是不顧本身身材衰弱,在兩名內侍的攙扶下硬撐著半坐起家子,奏道:“太後,範相所言極是。臣覺得,目下最緊急的便是重新調派可靠將領接掌都城各門,以防有人暗通北平軍,將其放進城來。此中首當其衝的便是扼守封丘門的‘神機軍’右軍都批示使許重生。為免其生疑,太後可下旨,以‘靖難軍’兵臨城下、都城之圍已解為由,命都城各門統統守將入宮受賞。待許重生入宮後,再以‘神機軍’右軍連日守城、兵士怠倦、傷亡慘痛為名,命其撤離封丘門,返回大營休整。如此,或可暫保都城無虞,以待處所勤王之師。”

現在,雖說趙匡胤叛軍已成甕中之鱉,冇法再對開封城構成威脅,可不管是小符太後,還是王溥、範質、李穀、魏仁浦等文臣,乃至被侍從用軟床抬到宮中來議事的韓通及其他忠於後周的武將,卻冇有一小我感覺輕鬆。相反的,世人此時的表情較之趙匡胤批示叛軍攻城時更沉重、更不安。特彆是在傳聞城外那支所謂的“靖難軍”實為北平軍後,很多人都變成意誌低沉、低頭沮喪,不複前幾日麵對趙匡胤叛軍時的果斷與信心。如此竄改固然令人唏噓,可細心想想,卻也在道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