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楊家將 - 第三十二回 蕭太後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

第三十二回 蕭太後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第1頁/共3頁]

不消數旬日,都集優州聽候。近臣奏知蕭後:“五國兵馬齊到。”後宣進昌客問曰:“五國之兵已到,智囊何故調遣?”呂客奏曰:“臣此行不是等閒,陛下再召回雲州耶律休哥等,蔚州蕭撻懶等,起傾國之兵,與臣提調,管取克伏中原。”後允奏,即下敕於雲、蔚二州,調回各處軍馬。以韃靼令公韓延壽為監軍,都擺設上盒秀以下並聽調遣,率領二十五萬津兵,合五國共五十萬,隨呂智囊征進。韓延壽得旨,出往教場中,躁演齊備。越數日,雲、蔚二州軍馬皆至。呂智囊同岩率五國津兵與北番人馬離優州,浩浩大蕩,望九龍穀而進。此一去,有詩為證:

三千天下風雲變,七十天門戰陣開。

北番蕭太後為招募豪傑,以防國難事:蓋聞兵以將為貴,將以才為能。今值大遼多事之秋,兵馬相尋,兵戈弗息。彪炳榜文,招募各處豪傑。或有抱策畫於山穀,懷技藝於窮荒,摹旗、斬將、攻關、取城,不拘一技一能,可輔定霸者,威集優州,孤親試其才。果能稱職,即授重權,尊其爵位。故茲榜示。

北番兵馬來到九龍穀,於平地郊野下寨。劈麵便是宋營。次日,呂智囊調集諸將,分付曰:“三月丙申支乾相剋之日,吾將佈陣,大家必要聽令。如有前期者,先斬後奏。”韓延壽進曰:“智囊令旨,誰敢有違?”

太後遣下五處使臣,令齎金寶,徑詣鮮卑等國而行。當下領旨使臣分頭進發。自是,五國得賜敕齎,無不悅從。鮮卑國王差黑靼令公馬榮為帥,森羅國王差亢金龍太子為帥,黑水國王差鐵頭黑太歲為帥,西夏國王差公主黃瓊女為帥,長沙國王差駙馬蘇何慶與公主蕭霸貞為帥,各助津兵五萬,連續而來。

全憑興國扶王策,能使豪傑顯智來。

第三十二回 蕭太後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

雄師來到九龍穀下寨。

卻說蕭天佐自敗歸以後,蕭後日夕憂愁宋朝見伐。一日與群臣議曰:“剋日北兵敗歸,又聽得南朝將為征討之計。今楊家人雄馬壯,倘或部領北征,誰可抵敵?”道未罷,韓延壽奏曰:“諺雲:‘大國有撻伐之兵,小國有預備之固。’今大遼老將老帥,已不堪任。乞陛下效推舉法規,出下榜文,招募各國雄勇,任以帥職,以備宋人來侵,則為長保之策。”後允奏,著文臣草招募榜文以進。其文曰:

路上野花偶然采,林中杜鵑動聽情。

欲教勝敵楊家將,除是神仙降世來。

動靜傳入優州,近臣奏知蕭後:“南朝起四路兵馬而來,陣容甚盛。”太後大驚曰:“不料其來如此速那!”因問:“誰可部兵迎敵?”道未罷,椿岩回聲出曰:“陛下勿憂,臣舉一人退宋兵,如摧枯拉朽,取中原猶反掌之易。”太後問曰:“卿舉何人?”岩曰:“臣之師父,姓呂名客,現在宮門外,未敢擅入。若用此人退敵,何患不克?”後即宣進呂客於階下,視之,見其人物清雅,舉止特異。自思:“此人必有奇才。”乃問曰:“卿要來應募,求進身否?”呂客答曰:“臣聞陛下欲與南朝爭衡,特來互助一臂之力,取其天下。”後曰:“卿要多少人馬而行?”呂客曰:“宋人善戰者多,可用陣圖鬥之。依臣所論,優州軍馬不敷調遣,陛下須於五國借兵,可成大事。”後曰:“五國事誰?”呂客曰:“可修書一封,差使臣往遼西鮮卑國,見國王耶律慶,獻送金帛,以結其心,問彼借津兵五萬,彼必無推。又修書齎官誥往森羅國,犒賞國王孟天能,令他出兵五萬互助。再遣一使往黑水國,許以勝利以後,割西羌一帶謝之,令助兵五萬,必然悅從。又差一使臣赴西夏國,見國王黃柯環,說知中原短長,借兵五萬。再著親臣往長沙國,見國玉蕭霍王,借兵五萬。若得此五國兵來,仗臣平生所學,排下南天七十二陣,使宋君臣見之心膽碎裂,拱手歸命矣。”蕭後聽罷,大悅曰:“卿真子牙重出,諸葛複活。”本日封呂客為輔國智囊、北都表裡兵馬正使。呂客謝恩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