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楊家將 - 第四十回八 殿下三關借兵眾 英雄九龍鬥武

第四十回八 殿下三關借兵眾 英雄九龍鬥武[第1頁/共3頁]

次日,六使召過孟良、嶽勝、焦讚、林鐵槍、宋鐵棒、姚鐵旗、董鐵鼓、丘珍、王琪、孟得、陳林、柴敢、郎千、郎萬、張蓋、劉超、李玉等二十餘人,分付曰:“此行需求動兵戈,汝世人須用心保著朝臣前去。”嶽勝曰:“本官所論雖是,倘北番認得我等,思疑不來投降,豈不誤了大計乎?”六使曰:“我有戰略教汝。每人擔箱子一隻,俱假裝陪侍之人,箱內藏著軍火,上麵安設朝冠衣服。又用竹筒兩節,上節貯水,下節藏槍棒,番人若問,隻說帶水來飲。若無事則止;倘有不測,臨時機變而用。”嶽勝等受計而退。

第四十回八 殿下三關借兵眾 豪傑九龍鬥武

耶律學古見謝留失手,大怒曰:“特要媾和,何得相傷?”喝聲:“世人擒捉!”隻見筵前轉過番騎五六百,奮勇踏進。嶽勝、焦讚等不堪怒激,各翻開箱子、竹節,取出長槍短劍,一齊殺來,耶律學古知有提備,先自走了。眾騎被宋兵殺死一半。

卻說寇準、柴玉、李禦史、趙監軍等得旨,都來八王府中商討。準曰:“此乃堅人之計,若去必有不測。”柴玉曰:“聖上所命,豈敢推讓?”八王曰:“各位無憂,此行須從三關寨顛末,見楊郡馬,借軍助行,保管無事。”準等大喜而退。”次日十大朝官入辭真宗。真宗曰:“卿等此去,為社稷計也,當謹慎行之。”八王等領命出朝,離京望三關進發,先遣哨馬報知六使。六使令孟良、焦讚於半路迎候。

時柴駙馬坐於左正席,學古頗認得,問曰:“此位莫非柴先生否?”柴玉聽得,即回聲曰:“門生恰是,將軍有何高論?”學古曰:“汝記得先年進番家天字圖入中朝,被公改天字作未字,蕭後發怒而動兵戈?本日又有相會耶。”柴玉曰:“汝道差矣。我主上應夭順人,不數年間克伏群雄,遂成一統之盛。惟汝北番,因距中朝大遠,未暇征討,致汝君臣屢鬨事情,戕擾生民,震驚皇威。天陣一破,北騎背叛而遁,當時我主若馳驅直搗優州,與汝主麵取圖籍而歸。蓋緣我等不忍軍民再陷鋒鏑,竟勸班師。若蕭後知順逆之理,不聽狂夫所惑,傾慕歸順,猶保一邦。不然,堂堂天朝,士馬津強,寧與外境稱孤哉?改天字圖之為,實出我手。事既往矣,何複言乎?”

耶律學古見孟良誌氣昂昂,自思:“此人必是將家,不成與之鬥。”輒曰:“舞劍冇甚好處,且射箭為樂。”孟良曰:“要走馬射,穿楊射,隨汝意欲。”謝留曰:“走馬射柳,人所常見,須奇巧而射。”孟良曰:“何謂奇巧?”謝留曰:“將一個活人縛在柱上,連射三矢,能避者便為妙手。”孟良聽罷暗笑曰:“此賊要暗害我,先須殺之,以挫北番銳氣。”乃應曰:“阿誰先射?”謝留曰:“我先射。”孟良慨然承諾,自令人縛於柱上,叫曰:“任汝連放三矢。”八王等瞥見,各有懼色。謝留離筵前一望之地,手拈硬弓,一矢放去,被孟良緊緊咬住。第二矢向項下射到,又被孟良一手扒開。謝留惶恐,再放一矢,要射其腹,不想孟良有護心鏡,射之不入。十大朝官連聲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