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讚激烈報仇[第1頁/共4頁]
<span class="lantinghei">
讚回莊,入見母劉氏,問歐陽昉害呼延廷一家之故。劉氏哭泣灑涕而泣曰:“我寒此冤恨,今十有五年矣。汝恰是呼延廷之子,此父乃托養汝者也。”讚聞此言,昏悶在地。馬忠徑入,倉促救醒。讚哭曰:“孩兒本日辭父母,便去報冤。”忠曰:“他是河東權臣,部下軍士甚眾,如何近得?須用戰略圖之。汝此後隻稱我為叔。”讚拜曰:“叔叔有何戰略教我?永不忘恩!”忠正考慮間,忽報耿忠來相訪,馬忠即出驅逐。
·
且說呼延讚離了馬家莊,徑赴河東,拜候歐陽昉府中,令人報知曰:“府門下有一懦夫,牽匹好馬,要來獻與相公。”昉聽罷,即令喚入。讚到階下跪曰:“小人近販得駿騎,特來獻相公覺得進見之禮。”防曰:“汝那邊人氏?”讚曰:“祖居馬家莊,小人姓馬名讚。”昉曰:“此馬代價多少?”讚曰:“代價連城,”昉聽得,自思:“此人必圖仕進。”令擺佈問之。讚曰:“不肯為官,隻願奉侍相公一年半載,終是名分人也。”昉見讚儀表獨特,又送他這馬,不堪之喜,即收留為擺佈使喚。讚既欲行事,遂儘意阿諛,極得昉之歡心。
氣勢淩雲孰可加?懷冤必雪震中華。
馬忠席上因道起呼延廷一家被歐陽昉所害,此子是呼延廷親生,正欲報仇,不得其策。耿忠聽罷,憤然曰:“尊兄勿慮,吾有一計,能夠殺歐陽昉也。”馬忠曰:“弟有何策?願指教之。”耿忠令讚近前,謂之曰:“汝今隻將此馬送入歐陽昉府中,稱作拜見之物。他得此馬,定問汝要何官職,須道不肯為官,隻願跟從相公養馬,彼必喜而收留。報酬機遇處,因此殺之,此冤可報也。”讚拜受其計。是日席散,耿忠辭歸盜窟。次日,讚拜彆馬忠、劉氏,上馬登程。先人有詩為證:
劉氏正慌間,忽驛外喊聲又起,一夥能人擁入,見劉氏,抓住來見馬忠。馬忠曰:“汝那邊女子,抱著孩兒在此?”劉氏曰:“妾寒冤負屈……”因將一家被害之故,備述一遍。馬忠曰:“適夜巡人來報,驛中有官宦被劫,我等正要來奪分金寶,本來有此苦事。汝若肯隨吾回莊,扶養孩兒長成,與汝報此仇恨,可乎?”劉氏曰:“妾有莫大之冤,何恤微軀?願從大王而去。”馬忠即引劉氏,回至莊上。將近天晚,馬忠安設劉氏居莊,自與部下複口山賽去了。劉氏密遣人去驛中收殮其主屍首,埋於一處,立意隻圖報冤,扶養孩兒。
佚名
百口竟殺伸深恨,始信皇天報不差。
馬忠問曰:“筆跡如何道?”讚以其詩告之。忠驚曰:“倘漢主得知,則吾家有滅族之禍!汝速宜清算盤費,往賀蘭山,投耿忠、耿亮二叔叔,以避其難。”讚領命,本日拜彆父母而去。
卻說呼延廷與一起人行至石山驛,日已晚,歇下鞍馬。是夜與夫人對席喝酒,自敘不幸之事。將近二更,忽聽驛外喊聲大振,火把連天,人報有劫賊來到。呼延廷大驚,令家人速走。張青、李得部眾擁入驛中,將呼延廷老幼儘皆殺了,財寶劫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