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依然女生呀呀嘿 - 茉莉*流淌的白色河流

茉莉*流淌的白色河流[第1頁/共3頁]

茉莉含苞的時候,實在是最美的。彷彿茉莉這個名字,天生就該結成苞的。那花苞一點一點的,先是米尖尖,再是小豆子,再大一些,就像從蚌殼裡爬出來的珍珠,躲在水碧的葉子間一呼一吸,馳念陸地的和順。

張愛玲的書裡說茉莉香片是苦的。實在不然。那是她的小說苦,世情苦,茉莉香片本身是暗香惱人的,既保持了茶味,又加添了花香。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到了明朝,《茶譜》一書詳細記錄了窨製花茶的香花種類和製茶體例:

倩得薰風染綠衣,國香收不起,透冰肌。略開些子未多時,窗兒外,卻早被人知。

上好的茉莉香茶,稱“茉莉香片”。

當時在村落未曾見過茉莉,心中也冇有風雅,卻能在講台上大著嗓門唱《好一朵茉莉花》,下了課就和男孩子打鬥玩泥巴,而現在,即便對著茉莉,也一句都唱不出來——我的聲帶,已經在幽閉的芳華裡,喪失了普通說話之餘的韌度。隻留著那一絲奇妙的念想,冰雪天裡暖透掌心的茉莉茶香,藥引子一樣的微茫而不成缺,以保持生命的不寡淡。

真是到處人間,又到處不似人間。

相傳慈禧太後就很愛好茉莉花,拍照之時總會在旗手上佩帶幾朵,顫嫋嫋的,風情極了。她還喜好喝茉莉花茶。事前熏製的茉莉香茶葉在飲用之前,再用鮮茉莉花熏製一次,得雋譽曰:茉莉雙熏。

想起兒時的春節,跟著大人去給長輩拜年。小孩能獲得糖果花生,大人則能夠再吃上一杯茉莉香茶。嫋嫋的熱氣隔著白瓷杯子通報過來,手掌內心都是香的。那來自悠遠之境的幽甜芳香,令我在童年期間極度心饞,還是年事以外的高貴的成人之禮。

餘盤桓茉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鬥,功德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縷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江南的屋簷,雨水才過,苔蘚順著班駁的牆壁一向爬到屋頂,陽光有紅色花香,在我眼睛裡淌啊淌,能照見宿世一樣。

這一首《小重山》。便是他的鄉居之作。

讀起來倒是清麗的,綠瑩瑩的,可我總感受花叢中少了一兩枚蟋蟀。有蟋蟀豈不更好,在茉莉花邊支起一張小桌子,就著玉輪烹茶,蟋蟀在土裡彈唱,似箇舊時人,一聲一聲都是香的,都是熟稔的,茶半晌就熟了,蟋蟀一蹦就蹦到劈麵的椅子上……

他亦寫茉莉:“涼夜摘花鈿。苒苒擺盪雲綠。金絡一團香露,正紗廚人獨。”

如何忘得了呢?那麼好的記念。那麼好的芳華。茉莉香啊茉莉香。

比方《浮生六記》裡的沈複與芸娘,在夏夜裡邀月賞花痛飲,隔岸螢光萬點,腳下就有促織爭鳴。兩人聯句遣興,聯得幾次以後,竟對得無章冇法,芸娘便笑倒在沈複懷裡,說不出話來,隻餘鬢邊的茉莉濃香撲鼻入心。沈複直言用茉莉助妝壓鬢,蘸上油頭粉麵之氣後,其香更加敬愛,令佛手之香亦退避三舍。遂後,漏過三滴,天空風掃雲開,一輪明月湧出,兩人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