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時間長河[第1頁/共2頁]
老黃的話又把我帶入了漂渺宇宙的時候長河當中,我被浩大的長河裹挾,好像一粒泥沙。
老黃俄然暴露一種苦楚的眼神,從他的眼神裡,我彷彿瞥見了無數個夢的破裂。
我順著老黃的視野望去。那是幅遒勁有力的作品。字形曠達豪逸,筆劃連綴不斷,如同一條蒼龍,在雲中穿越,力拔千鈞,委宛自如。
“你走吧,我還要畫畫。”
從老黃的家裡出來,感受整小我都丟了魂,漫無目標在街邊盤桓。
“那是個廣寬到無垠的天下。人魚們以魚骨為槍,穿戴堅毅而又柔嫩的鮫綃,近似於當代潛水員穿戴的防鯊服,能夠抵抗沙魚的撕咬。眼淚化成的鮫淚可解百毒,起死複生。成群的人魚冇有天敵,是陸地的主宰。他們在博識的陸地中肆意馳騁。他們的征途,是星鬥大海。”
張旭的《草書心經》最早見於《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經》碑目下寫明張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間知府孫仁從百塔寺移來的《草書心經》,《關中金石筆墨存逸考》對這兩種草書“心經”都錄,其“心經、肚痛帖、千文斷碑”條下注“均張旭草書,無年代”,並稱“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張旭的《草書心經》最晚見於民國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而後便下落不瞭然。
不知是否受了書畫的影響,老黃說話竟然頗似古文。
老黃的賅博俄然讓我變成了一無所知的孩子,彷彿翻開了新天下的大門。
張旭(675年~約750年),唐朝書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姑蘇)人,開元、天寶時活著,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美國的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討,明白鯊並不但餬口在接遠洋岸的淺海,更廣漠的深海一樣屬於明白鯊的六合。一條取名為迪普芬的明白鯊40天以內,從美國加州四周的淺海遊到了3800千米以外的夏威夷。”
我無知地搖了點頭。
“3800千米是一個甚麼樣的觀點?全部中國由南到北大抵是5500千米。也就是說,一條明白鯊兩個月的活動範圍,能夠貫穿中國。而如許的活動範圍,和當初人魚的活動範圍是相仿的,因為人魚常常會長途追蹤獵捕明白鯊。”
我的視野落在了“1914年”這幾個字上,本來他所說的前些日子,是指一百年前。俄然我明白了他所說的時候隻是一個相對觀點的含義了。莫非我們所經曆的一百年,在他看來,隻是前些天?
“很多你不明白的事情,自會有其啟事,這世上向來冇有偶合。可否發明本相,也隻能靠你本身。”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世人匹之,不亦悲乎?
“很多我們不能瞭解的事情,還是遭到了時候的限定。時候是一個相對的觀點,時候的是非是以春秋的跨度來衡量的。隻能活幾個小時的細菌,是不會明白一天的含義的。隻能活一個月的螻蟻,是不會明白季候的含義的。而隻能活百年擺佈的人類,是不會明白千年人魚的含義的。而能活千年的人魚,也不會明白上萬年上億年上萬億年的全部宇宙的含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