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立後(二)[第1頁/共2頁]
“你和燕王鬥個你死我活,到最後,可不就顯出他來了。”
不,冇有結束。
因為,隆安帝很快又道:“國有儲君,民氣方定。朕意欲立儲!”
燕王殿下執掌刑部多年,刑部高低一心,天然都是支撐燕王的。
漢王窺著隆安帝的神采,目光飄到了一旁的戶部尚書身上。戶部尚書微不成見地略一點頭,然後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臣本日也有本要奏。”
隆安帝神采莫測:“你有何本要奏?”
一旦天子立後,不管立誰,對他都大大倒黴。現在隆安帝直接表白冇有立後之意,這一場風波,也能告一段落了。
又對漢王說道:“你也彆太信賴趙王了。他口口聲聲說儘力支撐你,以我看,他就是想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說不定,她就能撿個便宜呢!
固然不懼,卻實在膈應。
曹太後的態度是,哀家最疼漢王,哀家最喜好曹貴妃。不過,立不立後立誰為後,那得看天子情意。哀家這一把年紀了,就不操心這些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道聖旨,主如果為了燕王世子。秦王世子春秋更長,繞不疇昔,捎帶罷了。
……
隆安帝從行宮返來以後,便下口諭,令已經成年娶妻的皇孫上早朝聽政。實在,也就是秦王世子和燕王世子。其他皇孫還都幼年。
待趙王走後,漢王的神采陰沉下來,冷哼一聲,抬腳便去了甘泉宮。
秦王世子甚麼表情,可想而知。
曹貴妃平了平心氣,張口說道:“福親王妃昨日進宮,我已和她說妥了。過幾日,福親王便會上奏摺。”
一眾皇孫,常日皆在上書房裡讀書,並未領差事。
漢王目中閃過寒光,低聲道:“母妃放心,我一向防著他一手。”
曹貴妃也是一肚子牢騷。
“就是你皇祖母那邊,我求了幾次,愣是不鬆口。”
費了這麼多力量,鬨出這麼大的陣仗,就這麼輕飄飄的結束了?
不過,再澎湃的肝火,過了一年以後,也散得差未幾了。
甘泉宮裡的宮人戰戰兢兢地說道:“貴妃娘娘去了翠微宮,和淑妃娘娘說話去了。”
這場轟轟烈烈的立後一事,在福親王上奏摺後,達到了戲劇性的飛騰。
從這一日起,每日都有官員上奏摺請天子立後。有的直接就在奏摺裡提到了曹貴妃,誇“曹貴妃脾氣賢能德行出眾堪為大齊皇後”。
……
姑母當年是皇後,又做了數十年的太後,一輩子尊榮繁華。現在卻不肯提攜她這個遠親的侄女一把。
說話是假,去刺探真假是真。
“呈上來吧!”隆安帝終究開了龍口。
漢王竟說動了秦王。這一道奏摺裡會寫甚麼,不必多想,猜也能猜獲得。
漢王等了小半個時候,才比及曹貴妃返來。
皇後之位,對後宮嬪妃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戶部尚書拱手啟奏:“自先皇後病逝,已有十餘載。後宮鳳位空懸,皇上形影單隻。臣為皇上肉痛。臣請皇高低旨立後。”
漢王的麵色就冇那麼都雅了。
唯有刑部官員冇出聲。
燕王悄悄鬆口氣。
一共兄弟四個,三個都上奏摺請天子立後了,他如果不吭聲,便會落人丁舌。不管甘心與否,捏著鼻子也得上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