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喜事(二)[第1頁/共2頁]
馮少君去了邊關後,按期地傳信回都城。不過,那都是端莊的差事回稟。以私家身份來信還是第一回哪!
自沈祐走後,慶安帝也好久冇展顏了。
楊公公表情極好地看了下去。在看到馮少君輕描淡寫地說本身有喜的時候,楊公公喜形於色,哈哈一笑。
祖孫同時脫口而出,待聽清對方說甚麼,俱是大喜過望。
……
自打馮公公領了差事出宮,幾個月冇曾露麵。楊公公的脾氣愈發陰晴不定。已經好久冇這般暢懷了。
寄父,見信如晤。
楊公公看人極準,天然清楚自家義女是甚麼脾氣,謹慎眼又愛記仇。現在如何俄然寬弘漂亮起來了?定然是有要事或喪事了。
慶安帝忙裡偷閒,瞥了喜氣洋洋的楊公公一眼。
聽到這等暖民氣窩的話,崔元瀚打動又感激,伸手摟住老婆:“你隨我四周馳驅,辛苦你了。”
崔元瀚帶著他們母子來都城,伉儷長相廝守,她已經心對勁足了。彆說再去邊城,就是冇了官職回平江府,她也情願。
從外務府撥人去邊軍,當然又是一樁分歧端方的事。不過,天子就是大齊朝的天,隨時能夠改一改端方。
慶安帝冇有薄待他,讓他官職又升了一級,且去邊軍賣力建新虎帳,也是一樁美差。最首要的是,他們一家幾口能名正言順地去邊城,和少君表妹相聚了。
崔元翰伸展眉頭,拱手笑道:“多謝楊公公照拂。”
“祖母,皇高低口諭,令我去邊軍……”
此時慶安帝正調集眾臣議事,楊公公忙裡偷閒,去了常日歇息之處,倉促拆了信。
楊公公湊上前幾步,低聲笑道:“主子的義子三兒寫了信來,說在外當差順利,讓主子不要牽掛。還說,到來歲就要添丁入口了。”
楊公公將信幾次看了幾遍,然後將信細心收好,滿麵笑容地持續去當差。
慶安帝淡淡道:“坐馬車裡,能冷到哪兒去。讓他早點解纜,恰好到邊城過年。”
客歲馮少君還在宮中當差的時候,經常催促他按期讓太醫診脈。身為天子內侍總管,這點事不值一提。這也是馮少君的一片孝心,楊公公也就順了她的意。現在隔了這麼遠,馮少君都冇忘了在信中催一催。
慶安帝略一思忖,又道:“你去一趟外務府,傳朕口諭。邊軍要建新虎帳,讓崔元翰去新軍做一個軍需官,賣力質料采買和後勤。讓他立即交代手中差事,五日以內出發解纜。”
可見內心還是有寄父的。
祖孫兩個一見麵,各自都有好動靜。
慶安帝眉頭一動,看了喜笑容開的楊公公一眼。
馮少君對馮家人冷酷冷淡,崔家纔是她真正的孃家。這個崔元翰,和馮少君的親生兄長冇甚麼兩樣。
送進宮裡的信,比到沈府崔宅稍慢一步。
回崔宅後,崔元瀚先和老婆宋氏說了此事。
清脆的笑聲傳出來,倒讓在門外服侍的幾個小內侍嚇了一跳,相互麵麵相覷。
我們在邊城裡安設下來,日子落拓順心。寄父不必顧慮。每過半個月,彆忘了暗裡請太醫診脈……
宋氏笑道:“這幾個月,表妹他們走了,彆說祖母,就是我也感覺少了甚麼似的。現在如許也好,我們也去邊城,一家人又能相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