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誰做皇帝[第1頁/共2頁]
丘快意內心不由犯嘀咕,北平侯公然是個做大事的,叫了親外孫到身邊做事,卻不見外孫媳婦一麵。
劉氏安氏各執半邊天,一個不慎,由彆的安氏後輩坐上皇位,為天下為私慾,都不會讓那孩子活到成年的。
豪情上,他天然也同安世煥普通,可從明智上來講,他更附和都城宗親們的決定。
這個孩子,如果真登上帝位,也不過是劉氏一族手中的傀儡,不免反覆他父親的運氣,便是他年幼,熬過了親祖母劉太後,前麵的劉嬋可不是好相與的,不過這算是這般,也已是極好的了。
話說,如此又得過數日,北平侯從這裡路過,本來與北荻王有事相商,安世誠並幾個將官也被帶去見見世麵。
安世誠道:“你在這裡急也冇有效,現在要緊的是替先帝守好這片邊境纔是端莊。”
昨日獲得並確切動靜後,烏堡裡便開端動手安插靈堂祭奠一事。
丘快意讓人將鋪蓋換了新的,妯娌二人暫擠在一處,丫頭婆子也與吳媽等人擠著住了,老範頭和老吳頭則睡在門房裡。
不過,丘快意現在跟著安世誠也頗能識大抵了,曉得北平侯的事都是關著邊疆安危的,內心嘀咕幾句後,也就放了下去。
孩子太小,不能言不能語的,如何發號施令,的確混鬨!倒不如先請太後擇一少年宗室後輩過繼於先帝膝下,秉承大業,等十五年後,小皇子長大成、人,再兄讓弟及,方是良策。
不過看他二人的神采,已平和下來,看來痛快宣泄一通,還是起了感化的。
劉氏一族倒是至心實意地擁立這個嬰兒即位為帝,來由自是“先帝血脈,順天應民”。
丘快意暗歎,皇上為堂兄弟們安排前程,卻不知為這個孩子安排了甚麼前程。
這天下曾經是先帝的天下,卻更是安氏的天下,一個小嬰兒的確也當不起這個任務。
瞥見丘快意二人一臉的擔憂疑問,安世煥深吸一口氣,眼圈又紅了:“皇上駕崩,邊關戍守更加首要,需得加強擺設,這事拖不得。”
這倒也是實話。北荻新王本來是前北荻王的一個庶子,不是甚麼有本領的人,倒是個知本分的人。
城表裡俱加強鑒戒,因為一國之君歸天後,多恰是朝中多事時,少不得會有番邦趁機肇事,而北荻剛臣服,內裡另有部落存異,更加不能掉以輕心了,堡內氛圍也是愈發的嚴峻。
反是這位王子,因為本分,才氣平淡,平常既冇入北荻王的眼,現在也不冇能攪出來,反倒活了下來,手中也存了點兵力,故被永平郡公和袁興老將軍選中,攙扶著他成了北荻新王。
群臣出於多方考慮,莫衷一是,各有擁戴。
就怕他坐不上阿誰位子。
一個無稚的小嬰兒,如何能掌控住朝中百官及天下百姓?
此時髦未出正月,滿城裡仍儲存著過年及元宵節的陳跡,因而撤下花燈換上了白燈籠,人們也脫下喜慶的衣服,換上素服,甲士們因身負保家衛國之職,不能隨便脫下戎服,便在腰間臂膀縛了白布。
大楚自有他的考慮,到現在,兩邊倒是可貴寶貴地仍保持著密切無間的合作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