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地火 (辛)[第1頁/共3頁]
“這書應當是曾萬春的先人出資付梓,成書已是光緒年間的事,估計隻是為了祭奠先祖,版刻得非常粗糙,印刷得也很少,我在館裡事情了幾十年,在廣靈隻見過這麼一本。”
“這本書是我五年前在成品收買站撿返來的,估計這書籍來的仆人想在闤闠上把它賣掉,可惜冇有如願,就送進了成品收買站。寫書的是個本地的秀才,叫曾萬春。曾家在代州但是大戶,曾萬春的曾祖是進過翰林院,做過編修的,厥後幾代也都是舉人的功名,但大多隻在故鄉做做幕僚,冇有甚麼著名的人物。
我細心把這頁紙重新到尾看了一遍,應當也是華北駐屯軍司令部發來的號令,說是加茂軍隊的一個叫井上邦國的大夫會帶一隻醫療小隊,去立室嶺礦指導研討事情,後續研討環境的陳述直接彙報給關東軍司令部,不必轉呈華北駐屯軍司令部。
“老齊,這東陽是不是就是指從廣靈到立室嶺半路上阿誰東陽村?”我一邊翻書,一邊問了一句。
齊館長說著,把書翻過幾頁,此中的一頁夾著一張淡藍色的紙條,寫著個“明”字,他指了指著右手的那頁,見我當真的開端讀下去,就拿起小桌旁的暖壺,為我們倒茶。
《東陽夜話》,我掃了一眼那書的封麵。這本書並不算厚,封皮破壞的非常短長,大部分還沾滿了油漬,還被人用圓珠筆寫了個一毛五的字樣。
曾萬春應當是道光年間中的秀才,曾多次進京趕考,都冇能再進一步,厥後心灰意冷,就在廣靈開了間私塾,教了幾十年書,暮年寫了這本《東陽夜話》,內裡都是些廣靈的奇聞異事和暗射宦海的笑話。”
(佛言:“眼是擺脫門,耳、鼻、舌、身、意是擺脫門。以是者何?眼空,無我無我所性自爾;耳、鼻、舌、身、意空,無我無我所性自爾。梵天,當知諸入皆入此擺脫門,正行則不虛誑故。色、聲、香、味、觸、法,亦複如是。統統諸法皆入是門,所謂佛門、無相門、無作門、無生門、無滅門、無所向來門、無所從去門、無退門、無起門、性常清淨門、離自體門。”--《思益梵天所問經》)
齊館長點點頭,緩緩地說到,“冇錯,就是那邊,可惜荒了十幾年了,內裡曾家的老宅還是很有派頭,傳聞曾萬春阿誰做京官的曾祖在時,村裡的農戶都是曾家的佃農。我這院裡的保藏,起碼有幾百件東西是從曾家老宅淘來的。”
下一頁紙上,是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部對廣靈駐軍的號令,從筆墨裡,我大抵猜測出在廣靈起碼有日軍的一其中隊,並且它的駐地並不在縣城,而是在立室嶺礦,明顯這是為庇護礦井而決計做的安排。但日本在山西有大量的煤礦,比立室嶺礦範圍大,產量高的有的是,從未傳聞需求駐軍庇護的,最多由處所偽軍來保持治安。那麼立室嶺礦裡到底有甚麼值得日本人在這裡破鈔本就非常嚴峻的駐華軍隊呢?
我又看了看這份檔案簽訂的時候,四四年七月,也就是炸燬礦井前的不到半年,731軍隊參與礦井的調查,是否是不久後炸燬礦井的直接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