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躍馬山河 - 第六十四章圍城
翻页 夜间

第六十四章圍城[第1頁/共2頁]

劉文秀擺了擺手,沉聲說道:“吳三桂亂臣賊子,投奔東虜,認賊為父,壞我大明大好江山!這一戰正要活捉這老賊,哪兒能放虎歸山,讓他逃回漢中?”

兩旁諸將一聽這一聲吼,立時睡意全無,全都伸長了脖子看向劉文秀。軍令之下如有懶惰,輕則杖責,重則砍頭,誰敢拿自已的腦袋來冒這個險?

“標下領命!”

“速速埋鍋造飯,飽食以後,全軍開動!”

可他冇有想想自已這六萬人馬都是些甚麼人!近半是處所武裝和山賊流宼,另有一些南明軍兵痞,隻要少量大西軍餘部才氣夠稱得上是精兵。

先前的時候,吳三桂並不是冇有考慮過撤回漢中,並且還和定西將軍李國翰、四川巡撫李國英商討過後,獲得了分歧定見。雖說就這麼撤出保寧,逃往漢中,實在冇法向朝廷交代,可再如何的也比丟了命強啊。

“標下領命!”王複臣也是無可何如,既然劉文秀一意孤行,他也隻能乖乖領命。

劉文秀見眾將站定,也站了起來講道:“保寧蕞爾小城,現在我軍乘破竹之勢,定可一舉蕩平,眾將官不必過慮。”

劉文秀對保寧四周的陣勢如此熟諳,倒是因為當年跟從寄父張獻忠在四川的交戰。

保寧三麵環水,西麵為嘉陵江,東麵是東河和嘉陵江的交彙處,水深又闊,保寧城清兵冇有船隻,萬難渡江,故而劉文秀也用了“圍三闕一”的圍城之法,不過“闕”的就是這東麵這條東河。

“標下在!”

“其他眾將,隨本王就在錦屏山下找狹小之處搭橋渡江,直插梁山關、地盤關一線安營,與張先璧部首尾相連,務必不能讓吳賊逃脫!等修好各處關隘,雄師同時攻城!千秋功業,儘看目前!諸將務必同心合力,不得懶惰,如有違背,軍法毫不容情!”

順治元年,也就是崇禎天子吊頸那一年,張獻忠帶領四十萬大西軍挺進四川,一起勢如破竹,連克重慶、瀘州在內的四十七州縣,接著又攻破CD、綿州,張獻忠親率大西軍主力與大順軍爭奪川北地區,大順軍守將馬科被迫率軍退往漢中,李定國(當時還叫張定國)隨即進駐保寧,劉文秀也是在這段時候內駐紮於保寧。

王複臣此人確切有些本領,固然到處和他唱反調,但軍令之下,哪怕他陽奉陰違?

“令你引本部兵馬,從保寧城順嘉陵江下行三十裡後搭浮橋過江,然後逆江而上,在錦屏山至沙溝子一線結陣,與張先璧部首尾相連,斷不成放縱吳賊逃竄!”

諸將或許是還冇睡醒,都是一言不發,劉文秀看了一眼,見冇人提出貳言,又接著說道:“何況保寧乃是清軍屯糧之處,所屯糧草足以支撐半年,而我軍隻要一月糧草,必須速戰持久,一戰而定。”

此時貳心中已經把四川巡按禦史郝浴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

如果人多就能打贏的話,李自成數十萬人馬就不會被吳三桂幾萬人攆得上天無路,上天無門了!

這時王複臣卻出列抱拳對劉文秀說道:“王爺所說恰是!不過我軍連戰連勝,將士都存了驕橫輕敵之心。所謂驕兵必敗,不成冒進!不如先派兵占有四周山頭,斷絕清兵從漢中來的救兵。圍城三麵,留出世路,吳賊必定領兵逃竄,到時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光複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