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曾國藩 - 八 若許當初親騎射,河淮處處是高樓

八 若許當初親騎射,河淮處處是高樓[第1頁/共3頁]

奏疏擬好後,趙烈文、汪士鐸、薛福成等人都勸他不必如此。擔憂朝廷會像鹹豐八年那樣順水推舟,全數接管。曾國藩執意拜發。他並非意氣辦事,他有本身的深深思慮。

《曾國藩年譜》"同治五年"一節中寫道:"是歲談吐劾公辦理不善者有禦史朱鎮、盧士傑、朱學篤等疏,皆奉寄諭抄發。禦史穆輯香阿奏督師日久無功請量加怒斥一疏……是否,又有禦史阿淩阿劾公驕妄各款,亦奉旨辨斥。公念權位地點,眾責所歸,惕然不敢安焉。"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名女主,畢竟不是等閒之輩。她主持朝政已逾六年,比起"叔嫂同謀"的三年前來,明顯要成熟多了。她曾經下過大力量對朝中的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軍機大臣,以及各省的督撫一個個地作過深切的研討。此中,對曾國藩所下的工夫最多。自道光十八年點翰林以來,三十年間曾國藩每年做的事情及年關考評私語,宮中都完整地儲存著。慈禧全數調來核閱。再加上這幾年的直接交道,固然向來冇有見過麵,關於這個為保衛她兒子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績的墨客出身的漢大臣的統統好處弊端,心性操行,她已有了一個根基熟諳。她曉得,曾國藩要求開缺江督、刊出侯爵如此,都不過是對朝廷的攻訐和禦史的參劾表示不滿罷了。在慈禧的心目中,這個大哥的湘軍統帥和他所統轄的湘軍一樣,已經老氣深重,不能再留在火線了,但願隻能依托在年富力強的李鴻章和方興未艾的淮軍身上。按慈禧的意義,軍機處擬了一道上諭:

十天後,上諭以日遞五百裡的速率送到濟寧州曾國藩行營:

上諭到了曾國藩手裡,貳心中甚為不快。太後、皇上雖作安撫,實際上仍以為他剿撚無能,逼令他分開火線。他不平氣,又上一折:欽差大臣關防已齎送徐州交李鴻章祗領。欽奉諭旨,飭臣回本位。臣自度病體不能勝兩江總督之任,若離營回署,又恐不免畏難取巧之譏。請仍在虎帳顧問統統,維繫湘淮軍心,庶不乖前人儘瘁之義。

曾國藩請以散員仍在虎帳自效之處,具征發奮圖功,不避艱險之意。惟兩江總督任務極重,湘淮軍餉,尤須曾國藩籌辦佈施,與前敵督軍同為朝廷倚賴。該督忠勤素著,且係朝廷特簡,正不必以避勞就逸為嫌,致多顧慮。

年餘以來,曾國藩所派將領馳驅東、豫、楚、皖等省,不遺餘力,殲賊亦頗很多,雖未能遽蕆全功,亦非貽誤軍情者可比。禦史穆輯香阿等人之疏著無庸議。曾國藩著回兩江總督本位。湖廣總督、暫署兩江總督李鴻章著授為欽差大臣,專辦剿撚事件。朝廷賞功之典具有衡量,該大臣援前人自貶之義,請暫刊出侯爵,著無庸議。

若許當初親騎射,河淮到處是高樓。

曾國藩走出轎步入亭中,昂首細看,粉壁上寫的是十首七絕,總題叫"複興將帥詠",每首詠的是一個帶兵將領。他一首首看著,前八首像是詠的賽尚阿、烏蘭泰、吳文鎔、江忠源、何桂清、胡林翼、勝保、僧格林沁,看到第九首時,他的心跳了起來,那詩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