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曾國藩 - 六 禦史參劾,霆軍嘩變,曾國藩的憂鬱又加深了一層

六 禦史參劾,霆軍嘩變,曾國藩的憂鬱又加深了一層[第1頁/共6頁]

"是要上個摺子,跟皇太後講清楚。"楊國棟擁戴。

"中堂,我們擬一個摺子,把這些無事生非的烏鴉們痛駁一頓,不要讓皇太後被他們的謊話棍騙了。"彭壽頤憤恚地說。

"有出息,竟然是二品大員了!"曾國藩獎飾。

"摺子臨時不上。"曾國藩捋著長鬚,溫馨地坐著,他的表情已根基停歇了,"隻將蔡壽祺的那份摺子再抄兩份,以我的名義轉給李少荃、劉孟容,由他們去處皇太後辯誣為好。""還是中堂想得殷勤。"趙烈文說,他從內心佩服曾國藩辦事的純熟。幕僚們剛走,一親兵出去稟告:"霆虎帳官滕繞樹在衙門外求見。"鮑超回四川探親去了,霆軍由記名提督宣化鎮總兵宋國永統帶,目前正在儘力對於承平軍康王汪陸地的人馬。是戰事危急,需調人救濟,還是捉到了汪陸地,前來報捷?"叫他出去。"自從鹹豐四年衡州出兵後,整整十年冇有再見過滕繞樹了。見當年這個肥大得像一根小藤樣的湘西勇丁,現在已是威風凜冽的將官,曾國藩心中一喜,含笑問:"你現在官居何職?""回稟中堂大人,卑職現居記名副將霆軍樹字營營官。"滕繞樹一板一眼地答覆。

趙烈文撰《能靜居日記》同治六年七月二旬日日記:"至後園登台而望,少選,師亦至,遽談,問沅師收城時勢。餘曰:'沅師坐擺佈之人累之耳,實在,後代財寶無所與也。各員弁自案牘乃至外差諸人,則人置一簏。有得輒開簏藏納,客至,則傾身障之,醜態可掬。'師狂笑,繼又曰:'吾弟所獲無幾,而老饕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富明阿好打發,但天下悠悠之口卻難堵住,當曾國藩分開金陵,回安慶摒擋一個多月,將兩江總督衙門正式遷入原承平天國英王府時,朝野高低已物議沸騰,紛繁指責湘軍將金陵城洗劫一空,還送曾國荃一個極刺耳的外號:"老饕"。曾國荃聞之濕毒減輕,肝病複發,曾國藩也憂心忡忡,時候擔憂不測之禍臨頭。

"卑職想,申名標再蠢,這類時候,他率部叛變,也決不會去投奔長毛李世賢、汪陸地,其目標,大抵是要在拆夥之前多搶些金銀財物,傳聞霆軍欠餉很嚴峻,有的營半年冇開過餉了。中堂和九帥如果以為能夠的話,派我到金溪去走一趟,臨時穩住這八千人的心,使他們不至於把場合鬨得更大。""你用甚麼體例去穩定呢?"曾國藩賞識趙烈文的主張。

"我要學王弘、王曇首兄弟,稱疾引退。"本來要走的是這條路,曾國藩鬆了一口氣。這實際上是曾國藩本身內心的設法,處眼下情勢,老九還是臨時回籍避一下為好,叫荊七送《範泰傳》的背後,或許也含有這層意義。但現在由老九口裡說出,他又覺不測,特彆是在看了《範泰傳》後提出,他又擔憂老九會覺得是阿兄逼他回籍,忙說:"金陵諸務都離不開你,要稱疾引退,也是大哥的事,待金陵善後諸事粗有眉目後,大哥我便向皇太後、皇上提出開缺回籍。""大哥如何能走這條路!"曾國荃苦笑道,"何況我現在心身都有病,這金陵城嘈喧鬨雜的,也住不下去。吉字營的裁撤困難很多,我在這裡,眼看他們淚淋淋地拜彆,內心難受。再說,我的大夫第,貞乾的有恒堂,也要由我歸去親身督建。"曾國藩見弟弟講得誠心,便說:"好吧,這事我們兄弟之間好籌議,現在有件急事要聽你的定見。"曾國藩拿出宋國永的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