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 03.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03.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第1頁/共2頁]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嚴禁私學,愚民政策,這是中國當代統治者的一個戰略。所謂上智下愚,就是聰明把握在統治者手裡,上麵的老百姓最好傻傻乎乎木呆呆,便利統治,因為愚笨是產生獨裁的獨一泥土。這類以法家思惟治國、酷刑峻法、輕罪重刑的乾法,最後把老百姓逼急了,就造反,激發了秦末農夫叛逆。

李斯接著曰:“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拍皇上馬屁),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犒賞之,甚足易製,天下無貳言,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就是說您的兒子和您的功臣們,用公家的賦稅賞他就完了,彆讓他掌權,彆封甚麼同姓諸侯。以是自秦以來相稱長一段時候內是封而不建,皇上封你為齊王,但你不成能在齊國建立本身的統治。你能夠享用齊地的賦稅,但行政、民政、軍事這些東西不歸你管,你的事情就是多掙點兒米。總之,李斯曰了半天,意義是明白反對分封,主張搞郡縣。

不搞分封搞郡縣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安徽大澤鄉策動農夫叛逆,然後以“伐無道,誅暴秦”為標語,建立張楚政權。他們失利以後,劉邦、項羽持續叛逆。公元前207年,劉邦至鹹陽,秦亡。

秦始皇就接茬兒,曰:“天下共苦戰役不休(打了半天架了),以有侯王(就是因為有這些侯王)。賴宗廟(靠祖宗保佑),天下初定,又複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就是說,我好不輕易把六都城滅了,一統天下,頓時又去封疆立國,不是吃飽了撐的?本身培養仇敵嘛,以是秦始皇同意李斯的觀點,咱不搞分封,搞郡縣製。

這是中國汗青上的第一次文明大難。秦朝這件事兒辦得不如何樣,屬於文明獨裁。

秦始皇在同一了國度以後,讓大師夥籌議籌議,議一議,我大秦采納甚麼統治體例?丞相王綰就站出來了,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荊就是楚,那處所太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王綰主張搞分封,分封秦始皇的諸子。你把你的兒子分到那些處所做王,因為那地兒太遠,以是封你兒子去治。

究其啟事起首是徭役沉重,一年得征700萬人的徭役。秦朝總人丁上文提過,2100萬,刨去一半女的,就1000萬男的,700萬徭役就是除了老頭和小孩都乾這個了。除了徭役,另有兵役,用來打匈奴、南越。當時的秦朝老百姓,丁男被甲,丁女轉輸,男的披掛兵戈,或者勞役,女的送東西、運輸。也就是說,根基上這個國度的青丁壯全都去乾這買賣了,地步裡剩下的就是坐公交車被讓座的老弱病殘孕。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儘西來。”秦朝這麼強大,成果十五年時候,二世而亡。賈誼《過秦論》裡總結說:“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故比武,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以是漢朝一建立,就接收這個經驗,如何才氣夠長治久安,得正視老百姓的力量,開端減輕老百姓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