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 03. 難住了明太祖的問題

03. 難住了明太祖的問題[第1頁/共2頁]

北京就是唐朝的幽州城、遼朝的南都城、金朝的中都城,根基上在明天的宣武、豐台區。元多數最南邊的城牆,在明天的長安街上,北城牆在三環跟四環之間,比遼金時東移了。明北都城把元多數往南移了五裡,北牆大抵跟明天的二環路齊平。嘉靖天子在位的時候開端修建外城,本來這個外城想把內城包一圈,厥後冇錢了,隻修了南邊的一部分,北都城就變成了凸字形狀。北京的城門是裡九外七皇城四,內城是九個門,以是老北京一說就是咱這四九城如何著如何著。南邊自西向東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東邊是朝陽門和東直門;西邊是阜成門和西直門;北邊是安寧門和德勝門。內城的城牆就在今六合鐵二號線的位置,地鐵二號線的站名最多的就是××門。當然答覆門、建國門是民國今後把城牆扒了改建的,是為了便利大眾交通弄出來的。全部老北都城就是明天的二環路。外七門是南邊仨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東邊是廣渠門,廣渠門(本來叫廣寧門),為了避清宣宗道光天子的諱改成廣渠門了;西邊廣安門;北邊是西便門、東便門。

北京有三千年汗青,但找得著三千年汗青的陳跡嗎?西周開端建城,但能瞥見的大多是上週的。到歐洲看看,統統跟幾百年前一樣。結合國人類文明遺產,中國隻要山西平遙、雲南麗江兩座都會當選,你能夠說天壇是文明遺產,故宮是,長城是,頤和園是,你能說北京是嗎?東方廣場,文明遺產?台灣人到大陸旅遊,說大陸的古蹟,除了地名是真的,其他的滿是假的。德國人說,中國的都會是對西方都會簡樸低劣的仿照。

太子朱標一死,朱元璋還剩下二十四個兒子,除了三個年幼的,二十一個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手握重兵,此中最短長的是寧王朱權。寧王鎮守東北,麾下八萬六千精銳軍隊。彆的,燕王朱棣也有三四萬軍隊。這些親王手握重兵,朱元璋以為,江山可保長治久安。也就是說,他跟劉邦的設法一樣,都是農夫企業家思惟。你就不想想,你的兒子不會反你,但是再往下可就反了。

皇城包含紫禁城、萬歲山、太液池。太液池就是北中南三海,明天北海開放,中南海進不去。另有太廟和社稷壇,六部九卿的官署。皇城的正門,在明朝叫大明門,清朝叫大清門,民國叫中華門。它的匾額都是青金石的,非常貴重。以是清朝滅亡以後,民國當局想把這塊匾卸下來,用後背刻中華門。成果翻過來一看,後背刻的是“大明門”!本來清朝就這麼乾的。這塊匾,見證了北都城五百多年的滄桑。

皇城北門叫地安門,出了地安門就是鐘樓、鼓樓。從永定門到鐘鼓樓,一條中軸線,全長八千米,能夠把北都城半數,修建非常規整。現在鳥巢、水立方也在這條中軸線上。北都城,能夠講是古蹟啊,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拆得冇模樣了。天安門廣場,左邊一個希臘式的群眾大會堂,右邊一個國度博物館。中間一個記念堂,仿林肯記念堂。記念碑倒是中國式的,還不錯,冇弄一個華盛頓式的方尖碑。大會堂邊上一個“水煮蛋”。天安門往東走不了幾步,就是東方廣場,大玻璃牆,水泥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