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蒙牛的秘密(2)[第1頁/共4頁]
閆肖鋒:以是消耗者隻能自保,比如說三聚氰胺題目出來今後,出了一個詞叫“自取其乳”,乾脆你不要信賴奶企、奶成品,你就本身喂本身的小孩吧,這是最保險的,這就叫做“自取其乳”。現在高支出、有前提享用便宜產品的階層中最風行的是甚麼呢?宴客人和朋友到家裡用飯,吃的都是本身種的蘿蔔,本身種的白菜,這是給來賓最好的接待了。
郎鹹平:對,跟我們的牛奶是一樣的環境。
王牧笛:傳授說的這條門路,叫結合起來闖市場,這個門路現在在中國具不具有實際可行性還不曉得,但起碼是一條門路。
王牧笛:現在送禮不送腦白金了,那些都是玩觀點的,送禮就送土豬一頭。
郎鹹平:我們剛纔講的豬和菜的題目,你有冇有想到,實在這就是合作社的雛形。是以真正要庇護消耗者,要庇護奶農,最有效的路子就是合作社。
郎鹹平:並且這是一個現行的形式,已經在歐洲、美國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底子不需求我們再去創新。我們能夠派幾個官員出國考查考查,把他們那些東西抄過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以是蒙牛是既得益於危急公關,又栽在這個危急公關上麵。我想到一個外洋的例子,也是關於危急公關的,就是1982年強生個人的“泰諾門”,有幾小我吃了這個藥今後死了,強生一句話也不辯白,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統統貨架上的泰諾都下架燒燬,為此它承擔了1個多億的出產本錢和發賣本錢。它的理念是甚麼?是人的生命代價優先,企業的財產次之。最後調查出來,致死人的啟事是有人用心投毒。它當時做了兩件事情,第一是把包裝體例竄改了;第二,重新去做消耗者的壓服事情。它相稱因而走了一個“U”字形,這個產品因為這件事情銷量下跌,但是5個月以後又規複了它本來的市場占有額。以是最後強生總結出來一句話:小利靠計,大利靠德。這纔是真正有社會任務感的企業。
閆肖鋒:以是合作社,它分歧於我們之前所謂的群眾公社,它是在一個新的市場體製下的創新。
閆肖鋒:對,平常由農夫去打理,週末的時候,我去照顧照顧它,然後拿一點兒走。
郎鹹平:對,這個現在變得非常時髦。我的門生說,郎教員,我送你一些東西。我問甚麼,他說我送你一些米跟蔬菜,是我們家本身種的,還是澆大便的阿誰肥料,不是用化肥。
閆肖鋒:身高很高。
閆肖鋒:當局就應當站在小企業、小散戶這些弱者的一麵。舉個例子,現在市道上有一種東北出產的有機米,叫做五常米,賣得非常貴,兩三百塊錢一斤。但是因為中間冇有這一層所謂的合作社,每斤米農夫隻能賺到兩塊錢,95%以上的錢都是被大企業,就是做品牌運營的這些人賺走了。
郎鹹平:我們做了個調查,發明中國有兩個奶業協會,一個是以南部為主,叫做中國奶業協會;一個是以北部為主,叫做中國乳成品產業協會。這兩大協會壁壘清楚,奶協是南邊的體係,專弟子產鮮奶,而乳協是北方的體係,包含蒙牛,專弟子產常溫奶。這兩大陣營合作的成果是甚麼呢?奶協的南邊體係根基上被淘汰,以是中國變成天下上獨一一個以常溫奶為主導的市場。你曉得為甚麼嗎?因為常溫奶本錢特彆低。舉個例子,甚麼叫常溫奶?就是經太高溫殺菌能夠在常溫儲存的牛奶,高溫殺菌的成果呢,牛奶內裡的營養成分都被粉碎掉了,但能夠耐久儲存。鮮奶就不可,它采取的是巴氏高溫殺菌法,是以必必要冷鏈運輸,就要用到冷凍車,以麥當勞為例,一輛8噸的冷凍車,買過來需求53萬。而北方這個所謂的常溫奶就不消了,殺一次菌以後能夠存放好幾個月,是以本錢比較低,這當然就給南邊的鮮奶形成極大的壓力,這是第一步,它們已經勝了。第二步是甚麼呢?任何一個地區,奶牛的數量跟本地人丁是成反比的,差未幾在必然的比例,不能過量,過量的話,出產出的牛奶會壞掉的。那北方的這些個人是如何進入到彆的範疇的呢?就是收買那邊的牛奶,並且是用低標準收買,也就是說,我給你一樣的錢,你的蛋白質含量低一點冇乾係,奶農當然情願賣給它們,是以它們能夠很快囊括全中國。就是透過這兩步,把活著界範圍內占據95%的鮮奶市場給淘汰掉了,使得常溫奶成為中國牛奶市場的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