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1頁/共5頁]
李績聲音略微低了一些,道:“陛下召見我們,曉得如何應對嗎?”
眾將士的目光紛繁投向李素,他們曉得,是李素挽救了兩萬人的命,是他神鬼莫測般的用兵給大師尋到了一線朝氣,讓統統人囫圇著回到了故鄉。
李績和李素敏捷互視一眼,各自互換了一下眼神。
一邊策馬飛奔,李素腦海裡莫名冒出一句詩。
兩萬將士收回震天的喝彩聲,更有甚者,很多年青的府兵們雙手捂住臉,嚎啕大哭起來,這些人哭嚎一陣後,紛繁抬開端,一同望向步隊火線的李素,目光充滿了感激。
李素哈哈一笑,道:“我要回家看女兒,一刻也等不及了,陛下那邊便費事母舅大人幫我告個罪吧。”
李績的坐騎在飛奔中朝他漸漸挨近,頂風大聲道:“標兵剛纔來報,火線二十裡便是長安城了。”
“公爺,道昭等遣唐使安然無恙,比小人還適應,剛纔還在底艙跟將士們聊得熱火朝天,道昭還給將士們跳了一曲他們倭國的舞,怪模怪樣的,小人瞧得挺彆扭……”
李素倉猝凝目望去,卻見火線悠遠的平原上,一道城牆的表麵在夕照的餘暉中若隱若現,仿若藹藹暮色裡遊弋的玄色長龍,無聲沉吟著古城滄桑。
李素點點頭,道:“統統聽母舅大人調遣便是。”
李績讚成地看了他一眼,道:“不愧是英傑人物,一點即透,不錯,老夫現在擔憂的就是這件事,陛下東征失利,天下人背後群情叱罵者多矣,陛下失此顏麵,恰是積憤之時,而我們僅隻率兩萬輕騎便等閒破了敵國的都城,並一手炮製了都城政變,高句麗改換新主,一樁樁功績提及來,皆是潑天之功,但是一樣的一場戰事,陛下灰頭土臉吃了敗仗撤兵,我們卻風名譽耀立了大功,兩廂比較,陛下更失顏麵,就算麵上歡樂,內心必定不是滋味……”
李績頓了頓,又道:“我們奉旨斷後,攻破高句麗都城的動靜恐怕早已人儘皆知,這一戰我們為大唐挽回了顏麵,也為陛下挽回了顏麵,讓此次東征的戰果不至於那麼丟臉,以是回到長安後,陛下必定會召見我們的……”
寺人和禁衛來到李績麵前,起首朝李績和李素行了一禮,然後笑道:“恭賀英國公李大將軍班師回師,奴婢奉旨在此等待兩位將軍,陛下有叮嚀,請二位到了長安城後頓時進宮麵君。”
本來已懷必死之誌的將士們,最後全須全尾返來了,現在到了長安城外,世人才驚覺這兩個月來的經曆的確如同做夢普通,誇姣得幾近不實在。全部奉旨斷後的過程裡,兩萬輕騎幾近冇有太大的喪失,一場斷後狙敵戰不但完成了任務,並且還最大限度地儲存了氣力,如許的戰例實在是古今罕見。
步隊裡的氛圍很昂揚,歸心似箭的將士們從踏上大唐的國土後便情感高漲,李績命令安營都被將士們哀告再趕一會兒,最好是日夜兼程。一顆熾熱的歸鄉的心促使著兩萬人任勞任怨,越往前趕,表情便越欣喜,大師曉得,每多行一步,便離長安城更近了一分,離家近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