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貞觀閒人 -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啟戰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啟戰[第1頁/共4頁]

李世民掃了功臣們一眼,然後瞥向李素,饒有深意地笑道:“此詩第二句‘收取卑沙遼城州’,子正但是意有所指?”

但是這首詩當著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這些當事人的麵吟誦出來,意義可就不一樣了,這清楚是含金量極高的一首馬屁詩啊,並且馬屁拍得渾然天成,涓滴冇有pS陳跡,大要看是給世人勵誌,催人奮進,再往深處一揣摩,好吧,二十四位功臣一個不落,全被狠狠拍了一記,簡樸幾十個字的詩,二十四位功臣不管文武,全都成了號令千軍兵馬豪傑的威風形象,這一記重拍實可謂撓到了統統人的癢處。

是啊,東征的話題實在早就有風聲了,近兩年長安城不管朝臣府邸還是販子酒坊,都因為東征之戰傳得沸沸揚揚,禦駕親征高句麗已經不算奧妙了,戶部賦稅早早做好了籌辦,前去真臘國和林邑國購糧的使團早已回京覆命,多量的糧草正在運往長安的路上,兵部一眾參軍和主事們整天圍著輿圖轉悠,會商兵出何地,攻伐何城,一篇篇戰策如雪片般飛進三省直至李世民案前……

隨即笑容俄然一斂,目光中披收回久抑的鋒利鋒芒,緩緩掃視眾功臣一圈,語氣變得冷森幽寒。

在坐的皆是當世名臣名將,這年初就算是武將也是很有幾分文學素養的,真正一字不識的武夫早被大浪淘沙淘潔淨了,就連程咬金這類粗人喝多了也能扯著嗓子嚎幾句諸如“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之類的雅句。

統統武將全數站了起來,抱拳凜然大喝道:“願助陛下剿平高句麗!不報此仇,毫不還朝!”

一篇《親征高句麗詔》,洋洋灑灑千言,落筆處鋒芒畢露,隋朝是如何的殘暴不仁,高句麗是如何的桀驁不臣,朕是如何的有情有義如此。官麵文章作得花團錦簇,頗具煽動性。

以是李素作出來的詩對這些武將來講,天然是能聽懂的,對詩中的深意亦訝然動容。

殿外一株枯黃蕭瑟的柳樹上,兩隻鳥雀驚飛振翅而去。

長孫無忌眼中儘是高興之色,望向李素的目光不由溫暖了很多,彷彿渾然忘懷了當初的嫌隙。

氛圍終究和緩下來,滿殿君臣規複了談笑風生,李素卻悄悄朝天翻了一記白眼。

李素的這首詩若說立意,天然不算太高遠,給千百年的先人看的話,頂多算是一首勵誌催人奮進的詩,異化了一些愛國和功利情感,用大口語來講的話,大略意義就是大丈夫想要繁華繁華的話,從速抄刀出國砍人去吧,砍的人越多功名就越高,不信的話你看看淩煙閣牆上掛的那些老殺才,誰不是砍人砍出來的……

“戰!”

滿殿功臣誇獎李素的詩時,蕭瑀卻捋著斑白的鬍子哼了一聲,道:“‘若個墨客萬戶侯’此句,妥否?老夫便是墨客,平生為人潔淨明淨,手上不沾半點血腥,李縣公如何說?”

李素倉猝挺直了腰,恭謹隧道:“卑沙城,遼城州皆在遼東,是為大唐國土,自隋末征高句麗兵敗今後,此二城皆為高句麗所盜取梟居,臣覺得,我大唐將士自陛下以下,當有男兒血性,普天之下,皆為陛下之土,竟被宵小竊居數十年,怎可無動於衷?是以,臣大膽將二城作於詩中,請在坐各位功臣叔伯們再接再厲,為大唐和陛下再立新功,如此,不枉‘淩煙閣功臣’之名,居奇功而耀千古,為百世先人憑之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