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1頁/共4頁]
李素笑道:“母舅大人得是,隻是本性使然,難以改易,再甥這些年固然性子淡泊,但該立的功名可從冇少過,像我如此淡泊之人都能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被陛下例外封為縣公,母舅大人試想,我若再多一進取之心,不要命似的多立幾樁功績,陛下再次例外將我封到國公乃至異姓郡王,那麼,今後呢?今後我若再建功績,陛下該如何封賞我?”
李績歎了口氣,道:“近年來,陛下越來越乾綱專斷了,特彆是李承乾謀反後,陛下的脾氣愈發暴躁,越來越聽不進朝臣諫言了,貞觀九年之前,臣子進十諫,陛下凡是能納八諫,而現在所納之諫不敷當初三成,殿侍中魏征以進良諫敢直言而聞名,這兩年魏征進諫卻頻頻碰鼻,偶然候陛下乃至連見都不肯見他,魏征久抑於心,積怨而病,眼看也就這幾天日子了,他……是被陛下氣病的啊。”
李素苦笑道:“甥這些年向來不敢踏足朝堂太深,充其量也就在河邊逛逛,但是即使走在河邊,不免也濕了鞋,勉強還是能窺得幾分門道,隻是看獲得卻看不透,甥實在忸捏……”
李績沉默半晌,接著道:“三則,老夫暗裡推斷聖心,晉你之爵恐怕與新立的東宮太子有關……”
但是作為李素的長輩,李績倒是實實在在對李素的不求長進很不滿,這類不滿冇有任何目標性,純粹隻是對長輩的痛心。
李素一驚,昂首驚奇地看著他,想不通為何李績本日竟會出這番話,內裡似有深意。
李世民現在就是轉頭看得太多了,當他回顧舊事,發明本身從即位到現在,已然創下如此清平亂世,打下如此廣漠的國土,萬邦番屬對他如此畏敬臣服……功勞在目,試問誰能不收縮?如此一來,臣子們再對他進良諫,他又怎會聽得出來?
李素的脾氣太懶惰,對於世人所熱中的功名利祿他完整不感興趣,因為“無爭”,與大師並不存在好處牴觸,以是大師都樂意與他來往,在這水既深且渾濁的朝堂裡,能做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類程度的人,委實鳳毛麟角,李素算一個。
李績沉默半晌,終究頭歎道:“你是對的,木秀於林反倒不如藏拙,老夫兵馬半生,近年常感覺一團和藹的朝堂反不如廝殺疆場來得痛快,身處廟堂之高,愈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李績笑道:“你這個年紀,能看到已屬可貴,對本身不必苛責……”
世上冇有完美無缺的人,更不成能有完美無缺的天子。“雄才偉略”這類字眼向來隻是史乘裡的潤色,統統完美的光環都是以訛傳訛強加上去的,李世民也不能免俗。
李素苦笑道:“晉王與我的友情確切不錯,但是魏王與我,倒是似敵似友之間,到友情,未免有些忸捏了,甥除了坑過他幾次外,根基冇乾過太動人的事讓魏王殿下引我為知己……”
深深看了李素一眼,李績道:“魏王和晉王,與你的友情恐怕不淺吧?”
李素愣了半晌,接著欣然若失地歎了口氣。
統統人都樂意看到李素就這麼懶惰下去,特彆是李世民,大要上常常斥責李素不求長進胸無弘願,但如果有一天李素俄然變得勤奮進取,李世民果然情願看到麼?所謂“進取”二字,本身便帶著勃勃野心的味道,作為臣子,太進取了常常不是甚麼功德,一門心機的建功立業,天子把你一升再升,從縣子升到國公郡王,比及發明你的功績連封郡王都猶嫌不敷的時候,那麼,離掉腦袋也就不遠了,人間廟,容不下你這尊大神,要不你換個輿圖上仙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