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19上山下鄉和知青郵票[第1頁/共1頁]
我的最後一段本性表述“很多老知青在當代社會中恰是因為貧乏知識和體力,成為當其衝的‘下崗職員’,引發社會遍及存眷的所謂“四零五零”職員的再失業題目,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第二和第三撥知青。但老知青因往昔的餬口磨難而變得固執而堅固,大多以主動向上的人生態度淺笑著麵對期間的應戰”它與董文大抵不異,但因為這是我多年前的舊作,文中關於“四零五零”一說放在2o11年來講已經不應時宜,即便是第三撥春秋最小的知青,也起碼是“五零”了。現在天的“四零”,即4o歲到49歲的人群根基是與上山下鄉無涉了。
郵票上的知青“三撥”的分彆應當是鄙人比較強的首創,記得拙文表在2oo5年第5期陝西的《保藏》月刊上,2oo5年8月2日四川的《文摘週報》還摘錄表過,這一刊一報都頗具影響的,在集郵的圈內圈外都有遍及的傳播。
(讀了董郵友在《慶陽集郵》2o11年3月2o日出版的一期上的《上山下鄉和知青郵票》,現似曾瞭解,想起本身多年前表過的同名文章,從電腦中調出來對比一下,現固然“三撥”的框架根基近似,但仍還是大有分歧的筆墨表述,分歧在於我對****中的上山下鄉活動持較著的攻訐態度,而董君則不然,我們都是過來人,這但是大是大非的題目,不能文過飾非。另有我的原文把第一撥知青上山下鄉的時候寫錯了,不料董君也錯得一樣,是以深感歉意,應當是1955年而非1953年。
參考或摘引了彆人的文章,最好有個說明,如許一方麵是對原創的尊敬,另一方麵如果生了錯失,比方1955年錯成1953年,那麼板子也好打在被援引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