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瑞典老人的預言(一)[第1頁/共5頁]
梁曉秀以為白叟的說法有事理。
台灣題目和西藏題目是中國的內政,不答應任何國度乾與。台灣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國土。
尼爾斯酷愛中國文明,幾十年來保藏了一些中國的文物。梁曉秀在他家看過那些中國藏品: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真品,另有一些中國古畫假貨,如唐伯虎等人的仿造品;他藏有一些中國的青銅器,不過他說請中國上海的青銅器專家鑒定過,說都是假貨;但他的幾件中國當代傢俱倒是真品。
中國事一個公理的國度。中國活著界上冇有派出一兵一卒。中國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交際非常勝利;
大凡好朋友之間的說話都會樸拙相對,冇有儲存。在白叟那一麵,很想把他對中國的觀點向梁曉秀表達;而在梁曉秀這一麵,很想曉得他對中國、對歐洲、對天下的觀點,同時也想向他表達她對中國、歐洲和天下的觀點。顛末多次扳談後,兩邊都發明這類扳談很成心義。因而,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下,無拘無束地暢談了扳談了60多次。
梁曉秀說:“我們會商的是世紀困難。我們不是決策者,竄改不了事物的屬性和本質。尼爾斯,偶然我也想:我們是否值得會商這麼沉重的話題呢?”
“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我以為中國的經濟還會持續高速生長下去,起碼在將來20-30年不會有較著的竄改。”
“市場。全天下冇有任何一個國度有中國那麼大的市場。中國將來即便遭到西歐的貿易庇護主義如反傾銷的抵抗和製約,中國也完整有才氣通過本身的龐大市場生長經濟。你曉得,我是瑞典人。瑞典的產業高度發財,但瑞典總人丁隻要800多萬,市場非常有限,隻能生長外向型經濟。以是,瑞典一心大力生長外向型經濟,拓展外洋市場,保持瑞典人目前的餬口程度和質量。丹麥、芬蘭、挪威這些北歐國度都存在這個題目,也就是市場有限。比利時也一樣。1000萬人丁能有多大市場呢?你曾抱怨說,比利時的闤闠週日和節假日都關門;而究竟上即便闤闠開門也冇有多少人幫襯。這就是市場範圍題目。幾近全歐洲首要的企業都到中國投資辦廠,為甚麼呢?就是因為中國市場龐大。”
中國經濟題目,是他們會商的重點題目。
“再看天下市場。天下市場就是一塊大蛋糕。全天下的人都要分吃這塊蛋糕。耐久以來,西歐發財國度吃很多;現在中國的經濟趕了上來,天然分吃的份額就在加大。占據市場份額的多少,取決於人的聰明、勤奮、乾勁,而中國人占據天下市場的龐大潛力還遠遠冇有發掘出來。話句話說,天下市場另有空間,中國還能發掘天下市場的生長潛力。”
在20多年時候裡,他們扳談無數次,梁曉秀對歐洲和歐洲人有了更深切進的熟諳。尼爾斯於20世紀30年代末出世在中國上海,父親是瑞典販子。他在上海讀書,直到十幾歲才返回瑞典。早在1965年,作為瑞典販子,他就開端按期來回於中國和瑞典之間,到中國的次數不計其數。他對中國的熟諳和體味程度超越普通歐洲漢學家,可稱為一名名副實在的中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