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日軍進攻廣州[第1頁/共2頁]
廣州是華南本地最大的都會,也是華南政治、經濟、軍事、文明中間;抗戰發作後,成為中國與外洋聯絡的首要通道之一。日軍侵犯華北、華東各首要地區後,廣州更成為操縱香港輸入外援物質的首要關鍵。
9月7日,廣東省省長吳鐵城向蔣介石陳述:獲得諜報,日軍在打擊武漢期間,“擬同時進犯華南。其登岸地點似將在大亞灣,現敵已派前駐瑞士公使矢田到香港籌辦南侵打算。”
9月19日,大本營下達了打擊廣州的“大陸令”、“大海令”及陸第21軍、海第5艦隊的戰役序列和批示體係。
10月8日,吳鐵城又以急電陳述蔣介石:“據香港英軍諜報構造動靜,敵擬派四師團一混成旅團大肆南犯,或在真日(11日)前後策動。”
但是,蔣介石對此諜報不覺得然,以為是“謊言”,是日本的“反鼓吹”,便召見何應欽,聽取何應欽對吳鐵城急電的觀點。
1938年7月,日本參謀本部在《以春季作戰為中間的戰役指導要點》中,同時製定了打擊武漢和打擊廣州的計謀指導,並要求“儘量收縮漢口作戰和廣州作戰的時候間隔”;明白“廣州作戰的目標,在於一麵堵截蔣政權的首要補給線,一麵使第三國,特彆是英國的援蔣企圖遭到波折”。
同年8月10日,日本、蘇聯簽訂了寢兵和談,張鼓峰事件結束,日本處理了後顧之憂。9月7日,日本大本營禦前集會決定,由陸、水兵協同打擊廣州,同時編組第21軍,以古莊乾郎為司令官。
何應欽說:“委座所言極是。”
在作戰指導上,規定“采納急襲體例,判定敏捷地攻占廣州;今後在廣州四周堵截粵漢線,珠江、西江,采納收縮、耐久的態勢”。
第21軍落第5艦隊商定:從10月12日開端,以第18師團、第104師團主力落第5師團第9旅團在大亞灣登岸,經平山(惠東)、平潭向惠州一帶東江推動;待第5師團主力達到後,衝破東江防地,分路向廣州西進,於10月27日在珠江登岸,攻占虎門要塞後,由南向北共同主力打擊廣州。
蔣介石說:“我也以為,目前廣州地區不會產生大的戰事。我預感,必然會在我們放棄武漢以後,日寇纔會移兵由贛北打擊廣東。到當時我們在贛北的軍隊,一部分能夠向廣東方麵撤退,以加強廣東方麵的防備,也為時不遲嘛!”
早在淞滬抗戰結束時,日本大本營就決定堵截這一最大的外援線路,以便減弱百姓當局持續抗戰的意誌,並做好了打擊作戰的籌辦和打算,預定於1937年12月26日在大亞灣登岸。但因12月12日,日軍在南京長江上遊炸沉美國炮艦“巴納”號和擊沉英國炮艦“萊迪巴德”號引髮膠葛,恐怕國際乾係惡化,按照水兵“中國方麵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的建議,於12月22日決定停息對廣州作戰。
何應欽說:“委座,吳鐵城怯懦怕事,必是聽信了謊言,我們千萬不成受其滋擾。我們現在正圍殲萬家嶺之敵,日軍慌了神,倉猝調兵遣將救濟不及,那裡另有能夠在廣州策動戰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