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二進洛陽城,妙語博佳人(下)[第1頁/共3頁]
嵇康見黃衣學子一時無語,接著道:“自古以來,筆墨除了通用與世,傳播交換以外,另有秉承文明,持續文明之意義。觀前人筆墨,臨先人碑本,不但是為讀懂它的意義,更在於傳承一種精力。照足下所說,將古文全數燒燬,一把火燒了,僅僅留下筆墨的傳播服從,卻放棄了它本身的內涵,豈不是本末倒置?若此後天下之人皆遵循一體謄寫,不識得人間另有其他字體,豈不成了一個個恪守標準,不知變通的白癡!”
“卻說有一小我,本身的嶽母死了需求一篇祭文來送葬。他不識字,隻好找私塾先生幫手寫一篇。冇想到這私塾先生老眼昏花,竟抄了一篇記念嶽父的祭文給他。主持葬禮的人一看錯了,便讓他從速去找私塾先生訂正。你們猜這先生說甚麼?”
瓌姿豔逸,儀靜體閒。
世人感覺嵇康見地博識,都想一聽究竟,紛繁道:“說來聽聽!”
黑衣學子聽了嵇康一番說辭,又哼道:“這隻是你本身的觀點罷了,歸正此人已逝,無從查辦。不過我以為,那些所謂的隱士高人,皆是些沽名釣譽之徒,假裝狷介以惹人諦視,實在內心將權位名利看得比甚麼都重!就彷彿某些人,明顯是人儘皆知之事,卻恰好要標新創新,說出個與眾分歧的觀點,彷彿由此就成了高人普通!”他話裡句句帶刺,指桑罵槐,言下之意是調侃嵇康自命不凡,假裝狷介。
眾學子聽得風趣,皆問:“說的甚麼?”
嵇康本來隻是坦白而言,就事論事,冇想到這黑衣學子見說不過他,竟出言進犯,便鳳眸一眯,笑道:“我這有個故事,不知你們聽過冇有。”
嵇康止住笑容,正色道:“方纔不是有人說,邯鄲淳除了書法以外彆無所長,是個沽名釣譽,攀龍附鳳之輩嗎?可巧,我這些笑話皆是從他那得來。他不但書法一絕,寫出的文章更是風趣。他曾著有《笑林》三卷、《藝經》一卷,嬉笑怒罵人間百態,博采綜述當世遊藝,可稱得上是‘笑林之鼻祖,藝林之大師’。”
鐘會點頭笑道:“這位是沛王曹林之女,長樂亭主。”
肩若削成,腰踐約素。
世人聞聲聲音,皆轉過甚來看向頓時的嵇康。剛纔阿誰黑衣學子聞聲有人辯駁,便辯論道:“那你倒說說看,那邯鄲淳曾與陳王促膝長談,徹夜達旦。厥後高祖文天子繼位,他又頓時被封為博士,官至給事中,還作了洋洋灑灑千餘字的《投壺賦》與文帝,豈不是恭維阿諛,趨炎附勢之徒?”
黃衣學子猶自回嘴道:“凡事皆照規定範本行事,又有何不好?”
世人聽了,體味出此中之意,又都哈哈大笑起來。那黃衣學子曉得嵇康又是在巧罵他,說他是呆板陳腐之人,一時無可回嘴,隻得紅著臉擠出人群。眾學子見嵇康如此機靈博學,伶牙俐齒,再無人敢出來與他辯論。隻聽一人問道:“這位公子,你說話甚是風趣,不知這些故事都是從何而來?”
嵇康朝馬車中望去,隻見紅色紗簾下,一名少女正朝他望來。少女有十3、四歲年紀,烏髮疏鬆,絲絲縷縷,膚色勝雪,如玉瑩光,眉似柳葉不描而黛,唇若硃砂不點而妝,鳳眸流盼,美目含情,疑自書中來,又似畫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