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竹林頌:嵇康傳奇 - 第7章:三遇得名師,一彆成貳臣(上)

第7章:三遇得名師,一彆成貳臣(上)[第1頁/共4頁]

嵇康聽到此處微微皺了皺眉,但並未答話。

號角何鳴鳴,鐘聲何錚錚。

詩的字體為西周時所通用的“籀文”,雕鏤伎倆古樸高雅,詩詞意境儉樸深沉。薑維這才驚覺,本技藝中的竟是名琴“號鐘”。

自古以來,鴻雁都是最難捕獲之物。所謂“犬為地厭、雁為天厭、鱧為水厭”,恰是說犬、鴻雁和鱧魚都是極其機靈警悟之物,不易獵到。薑維一貫善於騎射,箭術極佳,此時一見落單的鴻雁,便技癢起來。他將手伸向背後的箭簍,抽出一支箭,行動純熟地撘弓對準,向隊尾的那隻鴻雁疾射疇昔,隻聽“嗤”地一聲,箭頭已刺入鴻雁的脖頸。跟著一聲淒厲的悲鳴,中箭的鴻雁在空中翻回身材,頭朝下落了下來。

“是啊,此詩不但描畫出了號鐘的音質,抒發了對古往今來世事情幻的嗟歎,更是一首藏頭詩,每句第一個字連起來讀便是‘號鐘古琴’。”嵇康道,“師父由此鑒定此琴便是號鐘,又仰仗那句‘桓公琴,公子刁’判定出此琴是被公子刁帶入官方。他一貫精通樂律,愛好操琴,能偶得如此名琴,也算是機遇偶合,天作之美啊。”

齊海內鬨之時,齊桓公餓得奄奄一息,向豎刁討要吃食。冇想到豎刁竟然要桓公拿貴重之物來換。當時宮中的寶貝早已被亂臣賊子或摧毀或私吞,留在桓公身邊的僅剩那把號鐘古琴。桓公為討一飯而將號鐘交給豎刁,冇想到豎刁抱過古琴回身便走,一粒米都冇有給桓公。桓公見此情狀悲忿交集,自發無言再見死去的管仲,便用衣袖矇住臉麵,斷氣身亡。

這孩童目測有6、七歲年紀,穿戴一身綠衣,更襯得小臉白裡透紅。現在這孩子也正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盯著薑維。薑維問道:“你這娃娃,是誰家孩子,不曉得爬這麼高很傷害嗎?”孩童聽了稚聲稚氣隧道:“你這叔叔,是從那裡來的,不曉得射鳥射到彆人身上很傷害嗎?”薑維聽了更感覺這孩子機警風趣,笑道:“你一身綠衣,混在這樹葉中,我如何看得見。再說,我儘管射天上的鳥,怎看得見樹上的人?”那孩童聽了撇著小嘴想了想,點頭道:“嗯,你說得也有些事理,算了,我不怪你啦!”說完悄悄一跳,落上馬來。

古來多少事,琴音為君聽。

鐘會聞之哈哈一笑:“你我均是曹魏之臣,現在天子雖有不智之處但仍基業安定,又怎會朝夕間顛覆呢?”

“士為知己者死。那諸葛亮對薑維來講可算是平生難遇之伯樂,曾將畢生絕學儘傳於他,他又豈能不酬謝這份知遇之恩?”呂安說出本身的設法,“三年前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司馬懿千裡追擊,情勢多麼危急。薑維封閉動靜秘不發喪,以‘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真可謂兵法奇謀,智勇雙全。現在蜀漢雖失奇才諸葛亮,但有薑維在,仍然令人顧忌三分。”

“這便是我與師父的緣分了。”嵇康輕撫馬背,墮入回想當中。

“薑維?就是阿誰投降蜀漢的薑維?”鐘會不及思考,脫口而出,待說完便覺講錯了。呂安也覺出不當,焦急地衝鐘會又點頭又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