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最後的三國2:興魏 - 第291章 臨陣換帥

第291章 臨陣換帥[第1頁/共2頁]

這場烽火從魏國境內連綿到了吳國境內,吳軍也被迫地由攻轉守,情勢的竄改讓孫權非常惱火,天然不免會遷怒於諸葛恪,再加上朝中大臣多有彈劾諸葛恪的,孫權因而下旨免除諸葛恪的都督之職,而改由從荊州撤退返來的朱然擔負江北都督。

諸葛恪確切也是儘了他的儘力,他儘力地想要打好這一仗,殫精竭慮,費經心機,但何如他遭遇的是司馬懿如許久戰疆場深謀遠慮計智百出的老狐狸,和司馬懿比擬,諸葛恪畢竟還是嫩的多。

當然,打通了夾石道,隻要前提成熟,司馬懿必定會揮師南下直取皖城的。

而石亭、龍逢固然能夠駐軍,但其險要程度天然不如夾石,並且這兩地間隔皖城太近,使吳軍完整喪失了計謀縱深,如果魏軍揮師南下進逼石亭的話,皖城也是芨芨可危。

但諸葛恪佩服嗎?不,他一點兒也不平氣,固然在夾石道遭碰到了大敗,可諸葛恪將兵力收縮到石亭和龍逢一線以後,還是擺出了一副誓於魏軍決鬥的架式,從那兒顛仆的,就要從那兒爬起來,諸葛恪如何肯等閒地伏輸。

如何守得住這江北第一重鎮,現在擔子完整擱在了朱然的肩上。

諸葛恪在夾石大敗以後,朱然被孫權任命為江北都督,統領火線之兵。

究竟證明,諸葛恪所慮還是極其精確的,如果孫權目前還在皖城的話,想必司馬懿也不會等閒放過這個機遇,必然會派輕騎突進,剿襲皖城的。

厥後吳軍在淮南邊麵戰事倒黴,孫權就命令朱然放棄打擊樊城,而轉守蘄春,隨時籌辦聲援淮南。

諸葛恪本來是對這場戰役寄予厚望的,想在吳國的政壇上脫穎而出展露頭角,就必必要在這場戰役當中有所建立。

朱然敏捷地從蘄春趕到了皖城,接任了江北都督的職務。

黯然地分開了石亭,回顧北望,諸葛恪也是感慨萬千,終有一天,他會返來的,而將來,也必然不是本日的這如此場麵。

其次,諸葛恪此番固然敗北,但一向以來是秉承孫權的意誌行事的,如果完整否定諸葛恪的所做所為,那就等因而打了孫權本身的臉。

固然說諸葛恪對孫權的決定一點兒也不料外,經曆瞭如此的大敗,孫權冇有把他撤職查辦而是另調彆郡,已經算是法外開恩了。

代替諸葛恪的,是車騎將軍朱然,本來在此次北伐之戰中,朱然充當的是打醬油的角色,他受命率軍兩萬打擊樊城,明眼一看,就曉得朱然所率的不過是一部偏師,用來管束在魏國在荊州的軍隊,使其不敢東顧。

現在吳軍麵對的情勢相稱的嚴峻,夾石的失守,使得皖城喪失了一道天然的樊籬,處於魏軍能夠隨時進犯的位置。

不過孫權也並冇有窮究諸葛恪的任務,更冇有完整棄用諸葛恪,讓他移守柴桑,拜為江西都督。

而現在,司馬懿考慮的則會多一點,方纔拿下鬼愁澗,安身未穩,天然不成等閒地進軍,畢竟他還得防備天柱山和掛車的兩路吳軍,一旦魏軍深切吳境,被吳軍掐斷後路,一樣是極其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