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四麵楚歌[第1頁/共2頁]
但是拿下了曹爽,並不料味著天下諸侯就能儘皆臣服,司馬家在崛起的過程當中,既收羅到了很多親信權勢,但一樣也是樹敵無數,和司馬懿同時退隱的王淩執掌著東南防地,多年以來就是貌合神離,對司馬懿執掌中樞相稱不滿,此人無疑是政變後司馬懿的頭號政敵。
而在幷州具有權勢的曹亮倒是第一個站出來旗號光鮮地反對司馬懿的人,這讓司馬懿先前諸多的儘力是付諸東流,也幸虧曹爽充足廢料,如果他回絕投降,和曹亮裡應外合的話,鹿死誰手還真不必然。
而幽州的毋丘儉和幷州的曹亮,倒是令司馬懿深覺得憂的人。當年司馬懿征討遼東之時,毋丘儉便是他的幫手,按理說,毋丘儉能夠成為司馬懿的親信,但究竟卻恰好相反,兩人之間的合作並不鎮靜,乃至是齟齬不竭。
不過現在洛陽事情的動靜想必還冇有傳到三地,就算動靜傳播疇昔,短時候內也冇法有甚麼太大的變數,王淩、夏侯玄、毋丘儉持張望的態度能夠性比較大,終究的成果如何,估計要看情勢的生長竄改了。
洛陽那邊的局勢垂垂趨於安靜,曹爽等人安然歸第,隻不過遭到了周到的監控,寸步也分開不了大將軍府邸,其他的一杆子親信幕僚,也遭到了極其周到的節製,全部洛陽的局勢,已經完整在司馬懿的掌控當中了。
司馬懿這些年在皋牢世家權勢,培植親信方麵,可謂是不遺餘力,並且確切見效明顯,以是在此次的洛陽兵變當中,才氣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打挎了曹爽,將洛陽朝廷緊緊地節製下來。
司馬師沉聲隧道:“現在河內的局勢大變,我們也不能等閒地過河了,這事還是先稟明父親吧,由他來做決計。”
如果司馬師能追上曹亮並將其毀滅的話,或許幷州的局勢另有挽回的機遇,但是火線傳返來的動靜曹亮已經度過了黃河,而司馬師被隔阻在了黃河南岸,想要圍殲曹亮的機遇已經錯失了,僅希冀胡奮在河內阻擊曹亮,估計但願並不太大。
因為幷州軍的入局,河內郡的情勢已然大變,胡奮慘敗而走,司馬師如果此時渡河進入河內郡的話,已然落空了這一份助力,假定再和曹亮的軍隊停止決鬥的話,已經冇有了任何的勝算。
局麵的竄改,天然也讓他重新的審時度勢,當他發明預期的勝算低於五成的時候,司馬師便判定地喊停了渡河行動,派人將這邊的軍情稟報給洛陽的司馬懿,由他來決計。
司馬懿安定遼東公孫淵以後大勝回京,而毋丘儉倒是留在了遼東,任度遼將軍,兩次安定高句麗的兵變,威震東北,厥後晉升為幽州刺史,彷彿成為司馬懿潛伏的勁敵。
曹爽及其翅膀固然被囚禁,但是一日不除,終歸是禍胎,對於司馬懿來講,隻要死人纔是最安然的。
現在司馬昭還真得但願曹亮來欺詐他們,最起碼他的妻兒另有生還的機遇,至於支出甚麼樣的代價,司馬昭還冇去想,乃至不敢去想,不過隻如果在他所能接受的範圍以內,他必然會竭儘所能地去救援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