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青島問題[第1頁/共3頁]
1904膠濟鐵路建成後,山東完整成為德國權勢範圍。但德國野心決不但限山東一地,通過與英國的爭奪,德國獲得了構築津鎮(江)鐵路北端天津山東南境到鎮江(後為浦口)的特許權。通過津浦鐵路,德國權勢從山東擴大到北京、天津,為爭霸五洲增加了籌馬。在港口、鐵路完工後,青島都會扶植也快速生長起來。遵循其城建打算,從點到麵建起了總督府、總督官印、法院、差人廳、海關虎帳、亨利親王大飯店等大型修建,辟建了郊區街道,創辦了電汽公司、自來水廠、屠獸場、四方車輛廠、啤酒廠、繅絲廠、鍊鐵廠等大型企業和水兵造船廠等兵工企業,療養院、海水浴場、叢林公園也接踵完工,青島都會已初具範圍。
1898年4月27日,德國威廉天子公佈號令:“依1898年3月6日,朕之當局與中國當局在北京締結之條約,其所指定之膠州灣國土,歸德意誌帝國之所占有。茲朕以帝國之名置該國土於朕庇護之下”。因為德國視膠州灣為節製中國和稱霸天下的首要基地,德皇一反德國殖民地統歸交際部殖民局管理的體製,將膠州灣歸德國水兵部直轄,設立膠澳總督公署,在總督公署之下,設置了軍事部和民事部,民事部又分為外務部和華人事件部;在租借地內設立青島(郊區)、李村(鄉村)兩個大區,下分多少小區。膠澳總督及各部、區長官,均由水兵將校充當。膠澳總督為少將或上校軍官擔負,德皇欽命,權限很大除遠東艦隊以外,租借地及膠濟鐵路沿線的統統軍隊、民政司法等均歸總督辦理,構成了周到的統治體係。德國殖民當局在青島頒佈了180餘種法規條例,嚴曆彈壓和防備中國住民。如占據之初即公佈嚴禁華人照顧和保有兵器的法律,對住民停止大範圍搜尋,包含火槍、腰刀、紮槍、弓箭在內的官方防身東西全被搜走,違者處以打100大板和作3個月苦役的懲罰。至於官方集會議事、演戲、燃放鞭炮等均要事前呈報批準才氣實施。其科罰軌製並非所謂西方“文明天下”通行的司法軌製,而是實施殖民地針對“蠻橫人“的科罰軌製,如鞭撻、打板子、砍頭、絞首等,乃至運來了在西方早已廢除的斷頭機殘殺中國人,在遭到中國群眾激烈反對下,才被迫裁撤。
德國為爭奪海上霸權和對華軍事侵犯,在青島前後製作了大港和浮船廠、造船廠等水兵設施。同時髦建了範圍龐大的軍事要塞體係。前海一線,修建了團島、台西鎮、衙門(原章高元的青島炮台)、彙泉角和俾斯麥南炮台等海防炮台;沿山脊北側修了俾斯麥北,伊爾奇斯北、伊爾奇斯東、仲家窪等陸防炮台;本地泊河構築了橫貫前、後海的步兵堡壘線,計小湛山、小湛山北、中心、台東鎮、海岸五大堡壘,亦即官方所說的1---5號炮台。日德戰役前,德國擯除數萬中國人搶築了11處大型臨時炮台和浩繁小型炮台。共配置了130門台炮和數十門大炮,其陸防兵力平時2300人,戰時5000人;水兵遠東艦隊是德國獨一的一支外洋艦隊,共有重型巡洋艦以下兵艦16艘,另有飛機2架。顛末十幾年的苦心運營,青島成為德國在外洋唯一的水兵基地,同時,青島也成為東亞最具生機的貿易都會和良好港口都會。在德皇威廉爭霸天下的格式上,青島已成為最首要的王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