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搶奪(上)[第3頁/共4頁]
此山名曰鐘山,因主峰形似金鐘而得名。山間植物很多,卻冇有甚麼猛獸,以是獵戶凡是不來此處。山腳下便是官道,行人固然希少,但也時不時有人路過這裡,比來百年並未聽聞有巨獸行凶傷人。
常柔對此也較為對勁,在她看來,小六運氣悲苦,從小又寄人籬下,學到的東西自是比十一二歲的淺顯孩童所曉得的要多很多。
一想到這些小六就表情鎮靜,便會情不自禁的暴露笑容,不過那天真的笑容裡似有一絲不易發覺的邪氣,仿如與生俱來。
那女子左手提著一柄玄銅寶劍,一看便知不是凡品,肩上挎著承擔,右手卻抱了一個裹著厚褥的嬰兒,身邊的阿誰孩童皮膚烏黑,彷彿常常在陽光下暴曬,他背上也揹著一個嬰兒,兩個嬰兒此時正在安睡,小臉上紫紅色還未退去,顯是剛出世不久。
幾天下來,常柔也發明小六臉上的笑容要漸漸多了起來,親人去世哀痛也在垂垂淡忘了,這天然是好的,一個孩童本就應當天真爛漫,不該考慮太多的事情,此後日子還長,又怎能日夜哀痛。
兩人都是不發一言的向前走著,常柔習覺得常,小六則在心頭暗思習得道法以後如常柔那般無所不能,到時想必那些武林妙手在本技藝下也如若無物了吧。
普通說來,千年妖怪的道行大抵與人類修行百年的服從相稱,這還要視妖類種族而定。植物中最聰明的天然是狐猿犬猴,就算它們用心修煉起碼也需耗去三四百年光陰方能化為人形,而殘剩如虎類則更廢光陰。
這一起行來小六吃驚不竭,這幾天所聽到看到的事情毫不包涵的顛覆了他之前對這個天下的認知,那走在身邊的仙顏女子常柔時而帶著他如浮雲般凝空飛渡大江大河,時而駕起法器高山升上千丈高空翻越崇山峻嶺,時而又指掐仙訣差遣丁鬼差役,總之讓小六如墜雲裡夢裡,心神震驚。
二人行至一條山泉旁,常柔俄然開口說道:“已走了三個時候,你應當也累了,先吃點乾糧,我們在此處歇息一下再走吧。”
這二人恰是自東海而歸的紫衣仙子常溫和劫後餘生的孤兒冷小六。
此處是山麓,一條行人希少的官道。兩旁樹木高大,枝葉富強,環境清幽。樹葉上的晨露顆顆晶瑩,冇有蟲鳴鳥叫之聲,在濃濃的霧氣覆蓋之下,模糊有些奧秘的味道。
對於這等凡人冇法瞭解的奇事,小六已是見怪不怪了,常柔說過,引火驅水隻是淺顯的道法罷了,凡是能下山行走的修道之人都會的神通。也不知那團火焰的溫度究竟有多高,小六的第一口乾糧才嚥下喉嚨,那火焰上方的山泉就已經沸騰了,一個個氣泡在水團中不斷翻滾,最後在大要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