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陶文[第1頁/共3頁]
唐豆曉得了,在這個汗青期間已經有了度量衡計量單位。
舜帝三人吸了一口寒氣,從4300年今後的將來穿越來的?十幾年就是一代人,那豈不是說麵前坐著的唐豆是本身這些人二三百代今後的先人?
不過,既然前人有把首要的事情記實在陶罐上的風俗,那麼唐豆就有體例令這些記錄著一段汗青的筆墨以光亮正大的體例呈現在世人麵前。(未完待續。)
指掌步皆取自於人的身材,彆離以手指、手掌和步子來計算,固然計量起來偏差很大,但是如何說也是有了計數形式的雛形。
唐豆之以是跟舜帝、鯀和大禹父子坦誠這件事情,是因為內心中的中華情結作怪,這件事情他能夠欺瞞任何人,包含秦始皇在內,秦始皇跟他稱呼師父或者上仙時,唐豆心中冇有感到一絲慚愧,並且還非常享用那種被秦始皇崇拜的感受,但是他在麵對舜帝這位中華民族的先祖時,特彆是舜帝跟他稱呼唐神仙,這令他感到惶惑不安。
大禹淺笑著點了點頭:“亞父真是了得,這些筆墨恰是洪斐氏收割後交納地供後造作的記錄。平常的時候,我們都是把這些首要的東西記實在不易破壞的陶器上,普通的時候都是用木牌或者樹葉、樹皮來做記錄。”
有了這把尺子為樣本,舜帝和大禹等人的眼睛刹時亮了起來,他們曉得,隻要將這個標準推行下去,用不了幾年的時候,天下九個封地的度量衡應當就會有了一個同一的標準。
唐豆隻是冇法接管舜帝也用這類恭敬的態度跟他交換,以是他挑選了坦白。
唐豆敢必定,三位老爺子如果見到這個陶罐和這些筆墨,必然會欣喜若狂的。
大禹艱钜的嚥了一口口水,望著唐豆問道:“亞父,你所說的將來,間隔現在有多遠?”
唐豆必定的衝著他們點了點頭:“聖王,我確切是從將來穿超出來的。”
解讀出來的公元前2300年的筆墨記錄,已經足以證明在4300年前中華民族就已經有文明存在,而不是他們以為的3600年,足足向前提前了700年,看這一回那些本國史學家們另有何話可說。
大禹眨著眼睛望著唐豆問道:“亞父,你所說的年是否跟傳說中的年獸有關?”
但是究竟是,這件事情真的產生在了本身身上,如果再算上本身的父母和楊燈,他們一家人都具有了穿越當代的才氣。
不過唐豆現在再聽著大禹跟本身稱呼亞父,感受上就有些刺耳了,他訕訕的衝著大禹說道:“那啥,禹,你也不要跟我叫甚麼亞父了,算起來,你應當是我的先人纔是,乾脆你就直接叫我唐豆得了。”
一小我是向來日來的,這如何能夠?
看到那些標記筆墨,唐豆倉猝取脫手機,挨個字的拍照,又取出一個小本子,將這些字當真地記錄下來,標註清楚這些看起來像是標記的字每一個字所代表的意義。
這些筆墨比甲骨文更提早了一千多年的汗青,遵循大禹他們記錄的體例,這些筆墨應當稱之為‘陶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