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歸程[第1頁/共4頁]

慕容複聞言當下正色回道:“本官一貫反對文官防備鄙棄武將。孔聖有雲,有教無類。若說武人不識忠義,那便該教他們忠義;若說武天災亂朝綱,在本官看來那些文臣可不比武人差勁。文臣牧民、武將衛國,缺一不成。縱觀曆朝曆代武天災亂本源,多數並非因為武人職位太高,而是恰好相反,逼得人不得不反!現在西軍平滅夏國,立下萬世不拔之功,本官也恰好趁此良機,晉升武人職位。折將軍,這是你們應得的,大可不必受寵若驚。”

趙煦能夠率性妄為,可慕容複卻很明白將士們立下奇功若不能得封賞,怕是血都要冷透了。目睹折可適略有泄氣,慕容複馬上便道:“《汴京時報》公佈的大捷社論已再版十次,而明日起錦樂坊也將展開天下巡演,屆時西軍的功勞大宋境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官家再胡塗,政事堂的相公們也不會隨他一起胡塗。”

但是世人才解纜冇多久,慕容複便推說有私事要辦,帶著本身的外族親衛泰山分開了雄師。直至過了一個多月,種師道纔在河中府與慕容複彙合。

“料想當中!”慕容複點點頭,冷然道。“現在蜀黨平滅了夏國,新黨要翻身唯有安定契丹。章惇?還是留在處所持續主持《浦城風雨》罷!”

翟曼見慕容複這般不開竅,頓時恨鐵不成鋼地大搖其頭。“太廟獻俘,多麼光榮?官家怎會不出麵?官家這是藉口抱病,一向扣著教員議定你們封賞的奏章不肯批啊!”翟曼本為吏員,得蘇轍賞識培養方走上宦途。元豐八年科舉,慕容複為探花,翟曼倒是狀元郎。翟曼高中後不久便拜了蘇轍為師,與慕容複不但是同年更是同門,豪情天然非同普通,這說話也就更加直接。

元祐九年十月,慕容複與章楶等商討安妥回京報捷的各項事件,決定由折可適、種師道、二人率鄜延軍與鎮戎軍三千功勞甲士與一同慕容複、宗澤二人一同出發返回京師。

在宋時,如狄青、折可適這類暖和、謙退、冇有進犯性的武將才合適文臣們一貫的審美標準,而如種諤這類雷厲流行不成一世的武將卻實在不受歡迎。但是在軍隊當中,是必必要有點血性的。總而言之,慕容複甘心這些將士各個鼻孔朝天、自恃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肯見到他們畏首畏尾、見官便自發矮一級。

倒是種師道凝睇了慕容複一會,忽而警悟地抽了抽鼻端。“彷彿有那裡……不對勁?”他四下一望,終究又將目光落回慕容複的臉龐上細心打量。“你看起來……表情好了很多?究竟產生了何事,如此東風對勁?”

在折可適的眼中,官產業然是奇葩,這慕容複卻也一樣不遑多讓。慕容複身為文臣不但不防備仇視武將,這段光陰以來反而一向努力於進步武人在百姓心中的職位。想起昨日演出時錦樂坊唱的那幾首歌,折可適不由問道:“慕容大人,為何你就不怕我們武將個人功高蓋主呢?”當年狄將軍的了局,折可適仍影象猶新。官家這回不肯封賞,政事堂的諸位相公們會不會也有人有與官家不異的設法呢?——這個,折可適可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