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頓悟[第1頁/共5頁]
“如果是如許,那麼他與伯父……”段譽俄然言道。
隻見蕭峰怔愣地望著本身麵前的酒碗,好似墮入了深思。很久,他方緩緩言道:“我與慕容瞭解是在元豐年間,神宗天子主持五路伐夏。我奉丐幫汪幫主之命往西邊效力,路遇慕容亦奉師命往西邊觀戰。當時,慕容隻要十八歲,風華正茂自在安閒……”
虛竹見狀卻一臉實誠地安慰了一句。“三弟,隻要百姓有幸,其他的皆是身外物。”
虛竹的來意,蕭峰最清楚。此時聽他這麼說,蕭峰馬上吃了一驚,忙道:“二弟,你……”
一樣不明白這個事理的,另有虛竹。蕭峰宦海沉浮多年,倒是懂的。但是他實不知該如何安撫段譽,也隻好沉默以對。
不得不說,慕容複對大理國動手的機會委實選地太好。段譽即位不過半年,未曾嘗過當天子的極樂滋味,身上仍儲存著先前為鎮南王世子時那股墨客意氣。如果再過個一年半載,高升泰好生阿諛一番,三宮六院納滿絕色,出行玩樂有風騷詞臣相伴,再要段譽從大理國主退為“恭義侯”,恐怕就不那麼輕易了。
虛竹自幼苦學佛法,本就佛性深厚,有此頓悟亦是他的慧根與福報。聽聞蕭峰所言,虛竹馬上抱拳一禮,豁然笑道:“苦海無邊,轉頭是岸。隻願大哥與三弟亦儘早放下心中仇怨,我們兄弟三人再把酒言歡!”說罷,他端起麵前酒碗一飲而儘,徑高傲笑拜彆。
虛竹性子內疚儘管嗆咳不休,段譽卻已忍也忍不住地驚問:“大哥,你與慕容複不是結義兄弟麼?”
時隔多年,蕭峰終究向他的彆的兩位結義兄弟正式提起了慕容複,將兩人的相識相知娓娓道來。蕭峰與慕容複瞭解十四年,一同經曆過的驚心動魄非虛竹段譽二人所能設想,鮮卑慕容氏與契丹蕭氏之間的恩仇情仇更令他二人感慨萬千。便是蕭峰本人,將那些早已塵封的舊事一一回顧也好似重又經曆了一番疇昔的刻骨銘心,期間他或笑或歎、或歡樂或感念,待止住話音亦是久久沉默。
蕭峰與段譽二人各懷苦衷,一時儘皆沉默。倒是虛竹俄然狠狠灌了幾碗酒,起家朗然道:“大哥、三弟,其間事了,兄弟我籌算回靈鷲宮了!”
直至桌上酒菜皆已冰冷再不能入口,段譽終因而緩過神來,低聲歎道:“不料大哥與那慕容複竟有如此舊事……”
虛竹這麼說段譽立時一窒,好久方喃喃自問:“本來我也因仇恨失了本心麼?”
酒過三巡,段譽放下酒碗長長一歎。“小弟渾沌一世,竟是到了本日方做了一回明白人!”
或許於段譽而言,他此生最易犯的弊端便是一廂甘心。當年他一廂甘心尋求王女人,可王女人終究還是嫁給了蘇迨。現在他一廂甘心腸覺得大理國的出息他能做主,可本來他這個大理國主始終是個傀儡,不管是在大理還是在大宋。正旦大朝上,大宋官家如常例冊封了他並恩封他的父親,可卻將最後攤牌的機遇留給了高升泰。如果高升泰入大宋請罪,則大宋朝廷便順勢領受大理內政。數年以後,改風易俗、化夷為漢,水到渠成。如果高升泰抗旨謀逆,則大宋天兵也已束裝待發。至於段譽及段氏皇族真正的態度,誰會在乎?即使是正旦大朝上段譽寧死不從血濺朝堂,終究也不過是使大宋起兵討逆的聖旨多添一筆“為大理國主譽報仇雪恥”的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