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1頁/共3頁]
金沙遺址
杜甫草堂
明蜀王陵
後蜀後主孟昶親筆謄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成都畫家黃筌初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後主孟昶特創“翰林丹青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後蜀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1949年12月27日,中國群眾束縛軍進駐成都,成都成為川西行署區的駐地。1952年9月1日,中華群眾共和國中心群眾當局撤消各行署、規複四川省建製後,在成都建立四川省群眾當局。
成都在三國期間為蜀漢都城,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持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究漢懷帝劉禪,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期間占有荊州、益州,國力強大,但是顛末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厥後諸葛亮治國,規複活產,使得能與魏吳對抗。[13]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接收前人的治水經曆,帶領本地群眾,主持修建了相沿至今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處所官辦書院“文翁石室”。
宋朝期間,成都經濟非常發財,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多數會。以斑斕為例,花腔由唐時的10多種生長到宋朝期間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快意牡丹等新花腔,占天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藥市、花市燈會。因為貿易發財,成都呈現了天下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了天下最早的辦理儲備銀行“交子務”。
公元前316年,秦國前後兼併蜀國、巴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1989年2月,經□□批準,成都會的經濟和社會生長打算在國度打算中實施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辦理權限,成為天下14個打算單列市之一。
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國政權,在成都設四川承宣佈政司,此中成都為首府。明□□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古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主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清軍入川,四川漢人死力抵當,戰亂多年,人丁大減。滿清康熙年間,滿清朝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步規複生機,並繁華至今。清沿明製,設四川佈政使司於成都。天子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承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兵入川,攻成都失利,清軍誘俘之,在成都城外科甲巷將其淩遲正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