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暢遊六零年代 - 第59章
翻页 夜间

第59章[第2頁/共3頁]

據史乘記錄,約莫在公元

明洪武四年(1371年),

杜甫草堂

唐朝期間,成都經濟發財,文明繁華,佛教流行。成都成為天下四多數會之一(長安、洛陽、揚州、成都),農業、絲綢業、手產業、貿易發財,造紙、印刷術生長很快。唐朝成都文學家雲集,大墨客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客居成都。唐朝成都開辟了開摩訶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13] 唐朝成都有天下上最早發明和利用的雕版印刷術文物,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曆殘頁為天下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

成都在三國期間為蜀漢都城,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持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究漢懷帝劉禪,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期間占有荊州、益州,國力強大,但是顛末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厥後諸葛亮治國,規複活產,使得能與魏吳對抗。[13]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立室”。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期間,成都的織錦業已非常發財,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貿易發財,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天下多數會,西漢時成都人丁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

南朝宋、齊今後,益州及蜀郡的治地點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璩編輯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處所誌書《華陽國誌》。後周置益州總管府。隋朝開皇二年(582年),改成西南道行台。次年,複置總管府。大業初年(605年),府廢,隋煬帝複改益州為蜀郡。

明蜀王陵

金沙遺址

後蜀後主孟昶親筆謄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成都畫家黃筌初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後主孟昶特創“翰林丹青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後蜀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1989年2月,經□□批準,成都會的經濟和社會生長打算在國度打算中實施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辦理權限,成為天下14個打算單列市之一。

秦末、漢初成都代替關中而稱“天府”。

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停業,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占成都。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成都路,為四川行省首府駐地。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改曰成都刺史府。